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古诗《般涉调·哨遍》解析

2023年03月04日 18:29:021

一、古诗《般涉调·哨遍》解析

本课《高祖还乡》为套曲。“般涉调”是宫调名,宫调就是乐律,以限定声调的低昂缓急,表现乐调的悲欢情感。据周德清《中原音韵》说,“般涉调”表现“拾掇坑堑”的声情。“哨遍”和底下的“耍孩儿”、“五煞”等是八支曲子的曲牌名。

    本套曲的思想意义在两方面:1、揭露、讽刺了封建最高统治者。作者处于君道尊严的时代,他不从歌功颂德的角度写汉高祖“威加海内兮”的盛况,而是通过一个与他过去有瓜葛的农民的所见所忆,嘲讽了刘邦的装腔做势,妄自尊大,揭露了刘邦的流氓本性,无赖老底。2、《高祖还乡》的反封建主题也是针对元代社会现实而发的。套曲借历史事件,反映了元代等级制度森严,统治阶级作威作福,地方乡里趋炎附势,差役苛赋十分繁重的现实。所以它既写了历史事件,又是紧紧地针对着元代现实,讽刺元代现实的。 

这组套曲叙事性很强,全套八首曲子可分四层:

第一层:迎驾。第一首[哨遍],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众乡民忙碌的场景。

第二层:驾到。包括第二首[耍孩儿]、第三首[五煞]、第四首[四煞],写乡民对皇帝车驾的嘲笑。

第三层:见驾。包括第五首[三煞]、第六首[二煞]、第七首[一煞],写乡民认出皇帝刘邦,揭露刘邦的老底。

第四层:骂驾。第八首[尾],写乡民向皇帝刘邦讨债,嘲笑他更名改姓的无赖行为。

这个套曲,通过一个过去与刘邦有些瓜葛、现在被拉去迎驾的乡民的观察和回忆,描写汉高祖衣锦荣归的场面,并数说刘邦发迹前的丑恶行径,对封建最高统治者进行了辛辣无比的嘲讽。它不是史实的重复记述,而是基于元代社会生活(如元代统治者每年都要耗费巨资,从大都回老家祭祖)创造出来的一篇文学作品。作者对刘邦的挖苦,虽有某些史实作依据,但更多的则是服从于作品主题需要的艺术创造,而不是作为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真实描写。例如“汉高祖”是刘邦死后的谥号,在他还乡时自然还没有这个称号,但因它为人们所熟知,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曲里用上了,这在俗文学里许可而且常见。

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表现在:1、强烈的讽刺性,是这首套曲的主要特点; 2、虚化历史,塑造艺术典型的创作方法;3、借助戏曲代言体形式的独特叙事角度; 4、语言通俗、生动、泼辣、诙谐,富有表现力。睢景臣以散曲特有的豪爽、泼辣风格,非常恰当地表述了一桩端庄、严肃的思想。

二、李白的长恨歌是讽刺诗还是爱情诗还是双题材

以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两人的爱情,还对杨贵妃死后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想象。中间夹杂了一些通过细节和场景的描写,来阐述安史之乱等事件,也包含了批判的意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这些无不包含作者的讽刺与批判。但是诗中对二人的描写、尤其是天旋地转回龙驭后,对唐明皇的动作心理描写,又让人相信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真挚、伟大、浪漫。或许“只恨生在帝王家”吧。忽闻海上有仙山之后,成仙的杨贵妃上场,坐着的描写给人的印象全无妖媚蛊惑之感,而是充满了清冷、幽怨、一句“梨花一枝春带雨”更是成为千古名句。综上,确实有讽刺批判的成份。但个人认为主题还是爱情。

三、优秀古诗赏析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感觉、听觉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四、讽刺类的诗句有哪些

悠悠书馆无人迹,寂寞书本无人问.

多日不开今日开,徒增可惗书纸泪.

可叹人书无缘逢,空添无人空间处.

可惗在位不谋事,学子学氛日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