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迢迢牵牛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3年02月19日 07:39:521

迢迢牵牛星【评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纺)。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评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关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纺)。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结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