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伊若瑶
来源:青团子(搜狐号)
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正月初十。
这一天,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收官之日。
这个从第一季诞生就引发了巨大热潮的综艺节目,证明了国产综艺不仅只有“翻拍”和“抄袭”,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而节目主持人的董卿,落落大方的谈吐,唯美的开场词,更是被誉为教科书式的主持。
今天,我们不谈诗词,团子君想和你聊聊诗词大会那些选手们的故事。
01
第二季的冠军,是武亦姝,彼时的她,不过还只是一个高中生。
她出场的那一刻,就让人感觉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她谈到诗词的时候,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眼里都闪着光芒。
她说古诗词里有现代人给不了她的东西;她说她的书柜里只有一本书,就是陆游的诗词,还有一本苏轼的词集随身带着;她说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还喜欢诗词,只要还能享受到诗词带来的快乐,就够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同龄人,能背2000首古诗词。诵读诗词,只是因为内心的热爱。
少年强,则国强。从武亦姝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龄不是限制你的障碍,坚持你所热爱的事情,不是为了炫耀或者是荣誉,只是为了那份纯粹的快乐。
她夺冠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团子君搜遍社交网络也还是不知道她的近况如何,没有微博没有采访,她依旧过着她本来平静的生活。但团子君相信,她一定有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现在。
02
第三季的冠军,是雷海为。
这个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击败了明星选手、来自北大的才子彭敏,成功夺冠。
这个平凡的外卖员,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对诗词的热爱。
送餐的间隙会拿出来《唐诗三百首》看。
没有太多的工资买不起书,就去书店里背,回家再默下来。
而诗词,也让他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多了些美好。
即使是夺冠的时候,他也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英雄不问出处。平凡如雷海为,因为对诗词的热爱,也变得不平凡。
疲于奔命的生活没有消磨掉雷海为的热爱,反而让他的生活变得美好。
雷海为的人生,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最好诠释。
03
第四季的冠军,是陈更。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人,应该对她都不陌生。
这个来自北京大学机器人的女博士,《中国诗词大会》录了几季,她就来了几次。
第四年,她终于夺冠了。
董卿说她,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一个中国最高学府的工科女博士,在古典诗词上也有如此深的造诣。
在她第二季“一战成名”之前,她将“诗词”这个技能藏得很深,身边的朋友都没有发现陈更的“才女”身份。
四年,每一年都如约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难免有人质疑说,为什么每次都是你。陈更说,我只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参加诗词大会的,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陈更和我们一样,也会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会猜测答案,但她的脸上,永远都写着自信。
每一次的擂台赛,陈更总是用最快的速度按下抢答键,即使可能会答错给对手送分,但下一次,陈更依旧会毫不犹豫地抢答。这份果敢,让董卿都不由得赞叹道,“我很佩服你的这种冒险精神,这让我看出了你身上有种男子气概。”
这个答题念诗的时候嘴角总是上扬的女孩,在夺冠之后说:“很多诗友他们说,因为看到你在诗词大会的样子,我们也想来诗词大会。很多小朋友、青少年朋友说,看到你念诗的样子,我们发现中国诗词真美好,我也愿意开始念诗。如果我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了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04
贯穿这些“冠军”人生的,就是热爱与坚持。
是从小就有的兴趣,在时间的打磨下,变成了热爱;
是不管生活多苦多疲惫,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是不管失败了多少次,不管有多少质疑和吐槽的声音,依旧在这条路上坚持着。
似乎传统文化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被忽视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总没有韩流、美剧来得更吸引人。
但总有人在坚持着。
有人弹古琴唱京剧,有人学书法绘山水,有人背唐诗吟宋词。
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我们做了,就总会对这个世界有些改变。
在疲惫的生活里,也要坚持着我们英雄梦想。
热爱至上。
我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作者 | 伊若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