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你认为哪一首古诗词最有家国情怀?

2022年08月05日 12:54:357

我认为比较有国家情怀的一首古诗词是文天祥的《扬子江》。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的一片爱国之心在这首诗中展露无遗。也许有人觉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加视死如归,大气磅礴。但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流露出诗人坚定的爱国之情,更让人感动。

有没有爱国情怀的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苏东坡宋词《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怎样赏析?

谢@寻桂子 邀请。《江城子·密州出猎》,东坡豪放词开山之作,其开拓之功已超过词本身意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高潮开篇,霸气结尾,前无铺垫,后不遮掩。可谓豪情一贯到底,酣畅淋漓。首尾两句,加上中间用典孙权射虎,这三句是全诗最豪迈之处,也是最有名的三句。

上阕先写狩猎之盛况,后写感恩报答云云,顺便抒发豪情和显示亲民。下阕先写酒间之酣貌,后不忘向朝廷表雄心,顺便借冯唐和魏尚之典故,提醒下朝廷别忘了重用自己啊。

整首词除了老当益壮的豪情,同时在说:民重君重社稷重,我东坡甘愿抛头颅洒浓墨。

苏东坡时任密州太守,仕途处境不太如意,故借词表达政治主张。东坡身处被动位置,主动“示好”朝廷。大凡出自这种境遇的词,多带某种讨好之嫌,很难是内心完全真实情感,但大家都喜欢。

苏东坡江城子虽好,比不了辛弃疾破阵子。

苏轼《江城子 -- 密州出猎》:

这是一首描述狩猎的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词人时任密州知州。这首词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苏轼少有壮志,但仕途坎坷,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愈久,喷发愈烈,词人通过对狩猎盛况的描述,表达了他立功边陲的心愿。

上片写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起句便气势不凡,一 “狂”字笼罩全篇。“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这是何等威武。“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写出了太守狩猎队伍的雄壮气势。“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百姓倾城出动,观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又为这幅行猎图增添了声势。而太守为了不负众望,他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下片承前进一步写 “老夫”的“狂”态,即自己的雄心壮志。出猎之际,词人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夫子老矣,鬓发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句表现出词人烈士暮年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写得十分有气势,其意旨直贯篇末。“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词人用了一个典故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词人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词人借着出猎的豪兴,将自己的愿望和盘托出,表达了自己渴望报国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词本“昵昵女儿语”,苏轼的这首词刚出现了“划然变轩昂”的场面,它上片出猎,下片请战,有“横槊赋诗”的气概。词中历来香而软的儿女柔情,换上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事业。

这首《江城子》感情纵横奔放,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从艺术表现力来看,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此外,这首词表现出了作者的广阔胸襟,情感兴趣,希望理想,姿态横生。

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的这首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不仅拓宽了词的境界,而且还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现实中的“射虎”太守和理想中的“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继范仲淹《渔家傲》词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筵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进入词的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难免有错别字,漏字,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