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过年已经没有什么年味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还是传统文化的丢失?我认为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
社会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我记事到现在,说发展是日新月异,好不夸张。几十年前,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老百姓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连最简单的吃喝都成问题了,何谈发展进步?人们也只有巴望着过年那几天,可以置办年货,买吃购穿,但贫困家庭即便是过年不购买吃穿的也大有人在。当时过年那真叫隆重和意味深长,吃好喝好是一层愿望,另一层的愿望是祈求老天保佑,能让下一年风调雨顺,好吃饱肚子,穿上新衣服。尽管愿望很简单,可能够实现,也非易事。正是当时的条件,造成了过年节味道重并且感觉神圣、庄重、满足。过年本是古人为庆祝丰收而设立的节日,也确实达到了效果。
社会发展到现在,温饱已是过去式,人们再不为吃喝发愁了,就有了更高的追求。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现在吃喝不愁了,娱乐的项目也朝电子竞技上面发展,这一切再不是几十年前的老面孔了,所以还想让人们特别是新生代还像以前那样去隆重而神圣地去过春节已不可能了。
个人认为,之所以造成年味不浓的原因,就在于现代人的脚步太快,轻易就把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节日要忽略掉的意思,这确实有点可怕。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的国人信仰缺乏,一旦春节在社会层面消失,无疑是悲哀的事情。到那时可能有人更会理直气壮的去过洋节而毫无羞涩感。
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就是找回过年的仪式感:比如过年不让放鞭炮是否可以解禁?烧香敬神的仪式是否也复旧?国家的文化部门是否策划一些过年的主旨活动?等等。让大家还有渴望过年的愿望和冲动。只有现在不断拯救,过年的风俗习惯才可能传下去,要不然,过春节的习俗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步伐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是不得而知的问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现在的春节,已经没有过去的那种年味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本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各国文化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众所周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地球村正在逐渐形成,互联网带来的物联网,正在削弱世界各国各民族个性化的生活习惯,共性化的生活习俗、习惯正在形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正在逐步融入西方文化的内容,年的原汁原味也就淡化了。
二是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以改善伙食、亲人团聚为主要目的的节日聚会,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大鱼大肉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一日三餐;智能手机人手一个,打开视频即可聊天;四通八达的高铁动车,极大的方便了亲人团聚出行。
三是随着改革开放、国际间的交流,我们慢慢的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忽略了传统节日的存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DNA,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我们必须一方面坚持改革,一方面坚决不照搬西方模式,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文化自信,让优良的传统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