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有的古籍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着不费劲吗?

2022年05月22日 01:02:483编辑

谢谢邀请!古代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看到的古籍有标点符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加上的。古代人读书靠的是文言虚词断句。古人叫句读,这些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而、其、所、兮、哉、耶……相当于今天的标点符号,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句中的“者”“也”就把句子断开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习惯了读起来就不费劲了。古时候,小孩子开始上学,书买来以后,先由老师打上标点或请个老师打上标点,然后再教小孩子读书。这些标点以前都是圆点,到了清末,皇帝的诏书、白话文文章就有使用标点符号了,从此标点符号就被人们使用起来了,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就很完善了。

题主好!因为专业性质,我平时会常常接触到古籍。之前刚好写过一篇关于标点符号的文章,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通行观点认为,中国原本没有标点符号,直到清末,国人与西方的交流日益密切,才引入标点符号,以帮助人们理解书籍的内容。但实际上,古代中国早就有了与标点类似的符号,只不过没叫这个名字罢了。

夏商时期夏商时期文字主要记录在龟甲、兽骨和金属器皿之上。这时,标点符号的萌芽已经出现。在甲骨文中,先人偶尔会以线条表示停顿。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群雄并起的社会局面,许多人纷纷提出挽救危局的思想主张。

孔子崇尚先贤,花了许多精力整理前世的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以作为教材,其他学者或著书立说,或汇编、阐释前人思想,也写出不少作品。这些作品盛行于天下,是中国最早的书籍。

标点符号也随着书籍的涌现而得到发展。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形符号以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用━形符号表示句子的停顿,类似于现在逗号和句号的结合。

汉代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以及秦汉之际的战火,先秦时期的书籍遭到了严重破坏。

汉代书籍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部分是靠学者口述老师传授或自己看书而习得的内容,并记录成书。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故称为今文典籍。

另一部分则来源于鲁壁,是秦国焚书之前由孔门弟子藏于壁中,后来才重见天日。因为这部分书籍用先秦时的篆书写成,故称为古文典籍。

书籍的损毁和古文书、今文书的并行给汉代人理解书籍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某一句话到底该如何解读是当时学者常常争论的话题。

为了方便别人理解,章句之学日益兴盛。章句的本义就是在经传上所加的符号,能起到分章断句的作用。

《说文解字》中提到:章,乐尽为一章。

音乐结束称为一章,我们常说的乐章就是这个意思。而章的本义引申出来,就有了一件事讲完的意思。

汉代以提行的方式区别一章与另一章,时人谓之跳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分段,不过与现在通行的段首退两格不同,这时常常是段首提一格。

句即钩识也,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意为句子的停顿,常用∨和、的符号表示。

这时出现了我们较为熟悉的句读(dou)的概念。

何休在《序》中提到援引他经,失其句读的说法,在这里句和读意思相同,都用∨或、表示,类似于现在的逗号。

宋代到了宋代,书籍则靠雕版印刷制作出来。在书版中,一个个方块字紧凑排列,空出位置来放标点符号不太高效,于是一般书坊在刻印书籍时就不添标点了。

但是一些优质的书坊还是会加句读。

《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中提到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建本,也就是福建刻本会在字旁边加圈(o)加点(、),用以断句。而蜀中字本和兴国本甚至在刻书时还会增加注文,将前人对书中内容的解释也一并呈现。

从历史材料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宋代的标点与汉代已经不同。

汉代句和读不分,而宋代的句表示语意完整的一句话的结束,用小圆圈(o)标在句末的右侧,与今天的句号用法相同。

读表示语意的停顿,类似于现在的逗号,不过其标注方法和所用符号却与今天的不同。当时的读(逗)号用小圆圈(o)或小点(、)标在句子中间。因为用的符号是小圆圈和小点,这时的句读也叫圈点。

明清两代明代书籍刻印的技术除了在书中加圈点外,还会在人名的右边加上∣,地名右边加上‖,这就是专名号的来源。

在现代出版的古籍中,依然会用专名号标出人名、地名和书名。

除此之外,受科举的影响,时人也会用圈点的方式来评论文字,即他们会在认为精彩的句子右侧逐字加圈加点,谓之密圈密点。这类似于现在作文老师画出好句子的符号。

而且,明代复古之风大盛,尊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点,读古籍成为一种风气,书坊刻书时较注重书籍的质量,因而用黑色和红色套印圈点和评语(一般正文为黑色,圈点和评语为红色),这样读者在打开书时就能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结语古籍中其实是有标点符号的。先秦标点符号已开始萌芽,到了汉代,与标点符号类似的“句读”已经非常盛行,并在后世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标点符号其实是读书时的刚需,古人一定不会忽视它的重要性。为什么人们会有“古籍没有标点符号”的印象呢?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如今我们用的花样繁多的标点符号体系借鉴于西方,省略号、破折号之类的符号原来没有,便把本来就有的句号、逗号也当做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有人刻书为了赚更多钱便偷工减料,而印刷标点符号在古代确实挺费劲的,所以一部分古籍中确实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借鉴西方不能忽视本国的传统资源,一部分书没有标点也不能否认全部书都没有标点。

全面看问题,对待小小的标点也一样。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如果喜欢我写的东西,欢迎关注日常记录文学与生活之美的@小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