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为文征明诗歌赏析? 拜年 文征明?

2025年03月25日 14:05:571

为文征明诗歌赏析?

翻译: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赏析:这首诗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写梅花绽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晓风”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

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拜年 文征明?

   文征明的《拜年》如下:

           拜  年

             明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诗文?

部分诗词:

1.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2.暮春斋居即事

经旬寡人事,踪迹小窗前。瞑色连残雨,春寒宿野烟。

茗杯眠起味,书卷静中缘。零落梅枝瘦,风吹更可怜。

3.石湖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东注越来溪。

凉风枭枭青苹末,往事悠悠白日西。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

4.感怀

五十年来麋鹿踪,苦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5.秋日早朝待漏有感

钟鼓殷殷曙色分,紫云楼阁尚氛氲。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

林壑秋清猿鹤怨,田园岁晚菊松存。若为久索长安米,白发青衫忝圣恩。

6.钱氏西斋粉红桃花

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酒淡生春。

窥墙有态如含笑,背面无言故恼人。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

7.月夜登阊门西虹桥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8.青玉案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殢,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9.松荫听瀑图

为爱泉声涤垢思,不簪不履坐厜。

山庄曾学斯人听,却愧中涓供奉随。

10.[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文征明诗?

茶诗:

一、茶坞

岩隈萟灵树,高下郁成坞。

雷散一山寒,春生昨夜雨。

横石分瀑泉,梯云探烟缕。

人语隔林间,行人入深迂。

二、茶人

自家青山里,不出青山中。

生涯草木灵,岁事烟雨功。

荷锄入苍霭,倚树占春风。

相逢相调笑,归路还相同。

三、茶笋

东风吹紫苔,一夜一寸长。

烟华绽肥玉,云蕤凝嫩香。

朝来不盈掬,暮归难倾筐。

重之黄金如,输贡堪头纲。

文征明笔名?

文征明不是笔名,他字征明。

文征明一般指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外号?

自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其弟子私谥贞献。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的兄弟?

哥哥:文徵静(1469年—1536年),读书善笔札,生平气义自胜,不为贵势拙折,喜好交诗友书画。

弟弟:文室,庶出,素行不谨,故字不载。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征明书法特点?

文征明又称为文徵明,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

1、文征明行书: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

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2、文征明草书: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

绝句文征明古诗?

     《绝句》

       文征明

公事归来衣雪埋,

儿童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论贫富,

才有读书声便佳。

意思是: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图强上进、努力进取,勇于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文征明造园贡献?

文徵明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题材的创作占有很大比重,这与明代苏州园林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徵明个人以“造化为师”的艺术创作思想不无关系。文徵明参与了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的设计与改造,之后,他描绘了园中景色,即《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图后各系以诗,总称《拙政园图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