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
书中每个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本书以人的善良为基点,来宣扬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水调歌头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不超过120字)?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作者曾受英国作家狄更斯影响,创作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等带有狄更斯式写作技巧的作品,也写过一些幽默嬉笑的作品,如《猫城记》等。但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热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雁门太守行作者简介和背景简介?
李贺(791~817),字长吉,河南福昌人,是唐代文学史上才华横溢而又不幸短命的诗人(死时年仅27岁)少小聪明,诗名早著。21岁时参加河南府试,由于成绩优异,被推选“应进士举”。但因为盛名早播而为世人所妒,与李贺争名者大肆宣扬“家讳”之说.李贺被迫放弃进士考试,致使终身失意。
《水浒传》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分别是什么?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明清两朝,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水浒传》续作,另有很多小说、戏剧等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发展而来的。另外,《水浒传》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国外很多国家流传开来,如18世纪流传到日本、朝鲜,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创作,都受到了《水浒传》的影响。19世纪,《水浒传》又流传到了欧美各国,出现了德语、法语、英语等译本。
《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及编排,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
宿新市徐公店的背景和写诗的目的?
背景:杨万里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物.
写作目的:抒发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喜爱乡村春天美景的思想感情。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写诗的背景和语言特色?
《饯别王十一南游》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收录于《唐诗三百首》中。这首诗写得情深意挚动人心弦。诗人送别友人,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诗人先描写了挥手远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肠百结。这首诗手法新颖,情景交融,首尾呼应,曲折婉转,悠悠不尽
我想学写诗,介绍一下古诗和现代诗的写作方法?
10
綠氷(提问者)
2分钟前
雾
雾,
不知有多厚,
不知有多薄。
你,
不知有多近,
不知有多远。
而我,
就在雾中。
太阳出来了,
金光播撒,
缕缕金线
在雾里穿梭。
橘红的阳光
是你微笑的脸,
缥缈的白雾,
是你飘逸的裙。
而我,
就在阳光里,
在你的视线里,
在你的怀抱里。
编辑
求十首古诗词,要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赏析,谢谢?
风:
刘彻《大风歌》。功成名就之后的感慨。此作继承了“兴”的手法,用自然界的风云比喻人生。
花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作背景不详。此作反复“花”“月”二字,使读者心中充满了“花”“月”的意象。
雪:
柳宗元《江雪》。写作背景不详。此作最成功之处是给了读者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
129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及心得?
一二九运动的心得:
一二九运动中的这些青年学生们在斗争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和所选择的革命道路,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一二·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是一二·九青年运动的精神指导,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二·九运动扬起了新世纪爱国主义的风帆,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当代青年,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帮助我们如何确立理想,选择人生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二·九民族精神。
二是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播马克思主义,自觉承担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三是要发扬英勇斗争、坚定不屈的精神,将融入时代发展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重要的准备,而且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