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岷州八景?

2024年10月24日 16:23:411

①岷山积翠 主要是指玉女祠边草色青青,一派秀色。根据明代诗人江奎的"鸟声暗度斜 阳里"等诗句考证:"积翠"又指岷山山坡上栖息着大量的翠鸟。这种翠鸟岷州人俗称"捞鱼娃儿",长得非常可爱,美丽的羽毛,翠如绿云,每当傍晚时分到洮河里觅食,如箭穿星流,来往不绝。

02

洮水流珠

岷州城北的洮河,一到了冬天,有颗颗圆溜溜的冰珠,堆堆挤挤,历历落落地流淌,人们称为“洮水流珠”。

03

东坡晚照

岷州群山环抱。离城二里之遥的东山,挺拔矗立,高出诸峰。每当夕阳西倾,在落日的余晖里,展现出一片琉璃世界。远处天上横挂着缕缕霞光,烟岚含日色,摇荡入山村,夕阳明灭于叠藏河流水之中,构成一幅朦胧的彩色水墨画。岷州志载:东山下有苏亭,是明代岷州进士刘世纶创建。苏亭是因地为东坡会意而名,在那里观赏美景秀色,趣味无穷。又相传东坡之南纸坊村有晾经台,听说唐玄奘西天取经,不慎将真经掉在叠藏河里,在这里晒过经,"东坡晚照"是佛光在返照。

04

叠藏长虹

岷州城东叠藏河,河床宽浅,流水势急,每逢夏秋雨季,洪水泛滥。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岷州守备叶天植,于河边天然石矶处,修建大桥一座,宛如雨后彩虹,美丽壮观。到了康熙三十年,抚民同知汪元絅 ,又在桥北修了一座园林,取名"濯缨堂"。在此观望大桥,显示着千姿百态的妩媚。桥上游人如织,两边遥拂清荫,杂花簇集。桥下跳珠喷雪,气势磅礴,奔腾壮丽。

05

西岭晴云

岷州城西大沟寨的五台山,古称崆峒山。山下铁关门,是秦长城的起首处。山上观音湫池,是道教兴盛的胜地。山上松柏参天,翠染岗峦。"径仄云烟合",横岭开翠屏。雨后天晴,四围山色如洗,白云悠悠。放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大有羽化登仙之感。传说,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有道士刘明一,在五台山上结庵修道,垂帘趺坐,五十年不至城市。置盆庵外,承露水浴身;榻侧驯虎,扬鸾尾帚迎送神仙。

06

南峰霁雪

岷州城南麻子川分水岭,是古雍州与梁州的分界线,古时曾建有江源寺。站在岭峰村的高峰,远望达拉梁一带的积雪。白雪皑皑,银妆素裹,犹如玉龙翻滚,蜿蜒曲折不断。这里有唐朝诗人卢照邻、吴融吟咏的诗篇。同时,也有"雪霁烟光暖,晴开瑞气浓",千村万户一片银装世界的景观。

07

北岸温泉

原名"布和天泉"。相传岷县城北门外普渡寺下侧有灵泉,早起雾霭萦绕,"紫烟生暖气,碧玉散寒飕"。同时,城外洮河岸边,多有优质泉水,莹光照人,不竭不盈,激之不浊,尝之味甘。口渴饮之,能治百病。

08

龙潭皓月

岷州城东龙望台洮河转弯处,形势险阻。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岷州同知郭之佑在洮河建立东、西二桥。东桥在城东十里龙望台西,西桥在城西二十里之地。到了天启年间,岷州怀念郭之佑的公德,在龙望台立祠,塑像于其中,焚香瞻礼者不绝。每逢望日当地附近百姓焚香后,晚上站在桥上望月,"水浸碧天天浸水,月光如水水如天",皓月映当空,不辨天与水,月光清彻见水底,潭中人影轻摇动,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