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诗坛的别称? 代表宋代诗坛最高成就的是?

2024年10月17日 01:39:311

诗坛的别称?

诗歌的别称有很多,比如诗圣、诗仙、诗骨、诗痴等等。原因是因为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古代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仙”等。此外,诗歌也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而产生了“诗骨”、“诗痴”等别称,用以形容那些擅长写诗、沉迷于诗歌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别称不仅存在于中国,还在其他文化中被使用。例如,英国文学史上有“诗人之王”、“浪漫主义者”等诗歌别称。

代表宋代诗坛最高成就的是?

黄庭坚。

黄庭坚写诗,奉杜甫为正宗,讲究八个字: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因为《全唐诗》五万多首,诗词的题材之广阔、立意之深刻、风格之多变、技巧之娴熟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所以后世诗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另辟蹊径。从整体上看,宋诗确实也有自己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更加偏重义理。比如同样是写庐山的诗句,唐诗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极具美感,没有人会追问“庐山瀑布到底有没有三千尺”;

而宋诗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和庐山的风景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把“庐山”换成“华山”、“衡山”、“泰山”同样也可以。诗人只是借庐山这一形象说这样一个道理而已。

再回头说到黄庭坚的那八个字,理解起来并不难,就是从前人的诗作中吸取营养,并用在自己的作品里。所以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词讲究炼字,用典很多,而且经常用大众不是太熟悉的典故,所以难读、难讲、难理解,这也就是黄庭坚的诗很少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上的原因。

被称为领衔宋代诗坛的是谁?

苏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散文创作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为“唐宋八大家”。诗歌创作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的创作,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创作与黄庭坚、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轼在古文、诗歌、宋词和书法等方面,成就都很高,都是北宋的最高水平。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巨大成就和重要影响。

唐诗坛的武功体是指什么?

"武功体"指晚唐诗人姚合的诗歌风格。

姚合 ,曾授武功县主簿,世称 姚武功 。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为五律,刻意求工,其代表作是五言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诗中写山县荒凉,官况萧条,以及个人生活的困窘,抒写自己闲居谴怀、留连风物的独善情怀,且推敲字句,争奇斗巧,形成清切峻拔的诗风。其诗为南宋 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所师法,称为"武功体"。

姚合应该说是中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诗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吏隐"向来是作为归隐的过渡阶段 ,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姚合的贡献在于将这过渡阶段作了放大 ,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了吏隐主题的蕴涵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得到了深化。

被郭沫若称谓诗坛双子的是谁?

李白和杜甫,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色调和艺术个性。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象《三吏》、《三别》这样的诗歌,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负盛名。那些优美写景述怀诗,也不忘忧国忧民,如《登高》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形容诗坛才子的短句?

清音第四弦,诗赋共同研。心潮促浪,怡趣如泉。羞我,秃笔难题锦绣篇。无佳句,乱说三千。

贞观诗坛的代表诗人?

贞观之治在初唐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

“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晚唐诗坛上的温礼是指?

指温庭筠和李商隐。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温庭筠,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东晋哲理化诗歌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是以诗演理的理语诗,二是缘理赋诗的理境诗,三是引思入诗的理趣诗。哲理化在诗歌中表现的层次不同,其艺术价值和对诗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鲍照是东晋诗坛的著名诗人?

鲍照是中国南朝宋诗坛的著名诗人.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

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鲍照和庾信合称“南照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