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四月樱花的古诗? 四月谷雨的古诗?

2024年10月01日 14:26:021

四月樱花的古诗?

1、《无题(其四)》李商隐 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2、《折枝花赠行》元稹 唐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3、《杂曲歌辞·久别离》 李白 唐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揽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胡为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4、《谢新恩》 李煜 晚唐五代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5、《樱花落》 苏曼殊 近代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6、《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白居易 唐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7、《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张籍 唐

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

8、《雨中寄元宗简》 张籍 唐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9、《春日偶成》周恩来 近代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10、《赠歌者》薛能 唐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

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四月谷雨的古诗?

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2、谷雨清明空屈指(宋·无名氏·《天仙子》)

3、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5、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6、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7、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1、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2、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3、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4、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15、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16、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17、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18、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19、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20、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四月的雨古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乡村四月的古诗是什么?

出自于宋代诗人翁卷的古诗《乡村四月》全诗的诗句原文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什么是古诗的节?

诗歌总会存在不同的意境,那么作者就会把诗歌分成几个不同的小段,来表达不同的意境。那么就产生了一段一段的的诗,多是用空一行来表示。

有些类似于词里面的上阕和下阕,所以古诗的节就是不同的意境,多多学习古诗就能感受到他的意境

古诗乡村四月的诗意?

诗意是:

山坡和田野到处都是绿色,平地上到处都是倒映着空中白云的水田。杜鹃鸟欢快地叫着,春雨绵绵如同烟雾一般。四月的乡村里很少有人空闲着,人们刚刚才忙完养蚕就又去忙插秧了。

古诗乡村四月的意思?

【出处】《乡村四月》——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扩展资料

1、《乡村四月》创作背景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乡村四月》鉴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四月苏轼的月亮古诗?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巴蜀四月的古诗?

1,《送人游巴蜀》明代 史鉴

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买棹行

译文:巴蜀地大雪融化水面开始上身,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你要买船出行。

2,《重阳前二日合川淩泽欣兄邀登龙多山得诗四首 其一》当代 陈仁德

登山拨去几重云,巴蜀苍茫此界分。

译文:登上山峰拨开几层云雾,巴蜀之地苍茫景色在这个地界甚是分明。

3,《天边行》唐代 杜甫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译文:流落天边的老人回不了家,黄昏时分向东来到大江边失声痛哭。陇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种了,吐蕃的骑兵已侵人了巴蜀。

4,《寄行简》唐代 白居易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译文:去年的春天我还在西边征战,在巴蜀之地当官做事。

5,《上兜率寺》唐代 杜甫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译文: 兜率知名的寺庙,真理都汇聚在这个法堂之中。江山里有巴蜀地,栋梁之才自然很多。

带四月的诗句古诗?

1、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出自明·朱多《访仙亭》

2、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出自唐·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

3、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出自唐·杜甫《杜鹃行》

4、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出自元·萨都剌《闽中苦雨》

5、三月杨花迷眼白,四月柳条空老碧。——出自北宋·王安石《马上转韵》

6、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出自北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7、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出自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8、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出自唐·白居易《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

9、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出自北宋·张舜民《打麦》

10、蜀州官居富水竹,四月萤火遶梁飞。——出自南宋·陆游《四月五夜见萤》

11、绵地千里间,四月秧尽插。——出自南宋·陆游《大雨》

12、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出自唐·陈陶《种兰》

13、三月翠浪舞东风,四月黄云暗南陌。——出自南宋·陆游《屡雪二麦可望喜而作歌》

14、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出自杜甫《梅雨》

15、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出自宋·黄庶《饮张承制园亭》

16、三冬雪压千年树,四月花繁百尺藤。——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九十六》

17、雁门春色外,四月雁未归。——出自唐·刘驾《送友下第游雁门》

18、一窗闲隐几,四月澹如秋。——出自南宋·陆游《苦雨》

19、三春多是雨,四月不闻雷。——出自元·王冕《有感》

20、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出自唐·杜甫《梅雨》

21、暖云将雨骤阴晴,四月罗衣尚未成。——出自元·张宪《留别赛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