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筝的拼音? 听筝古诗配画简笔画?

2024年09月22日 16:57:461

筝的拼音?

筝的拼音是zhēng。

基本释义

拨弦乐器。木制长形,战国时秦地已有。历代弦制不一,有十三弦、十六弦等。现经改革,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并有转调筝,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2、同本义

筝,鼓弦竹身乐也。——《说文》

筝,五弦筑身乐也。——《御览》引《说文》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注:“小琴也。”

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

又如:筝人(弹筝的人);筝阮(秦筝与阮咸。古代的两种拨弦乐器);筝妓(弹筝的艺妓);筝柱(筝上的弦柱)

听筝古诗配画简笔画?

听筝

  李端 〔唐代〕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一再拨错琴弦。

  注释

  鸣筝:弹奏筝曲。

  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拂弦:拨动琴弦。

听弹琴古诗拼音版本?

你买的质量不怎么好,建议买一个好听歌曲设备即可。

鸣筝古诗?

1.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出自唐代李端的《听筝》

2.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青楼怨》

3.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日行》

4.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出自唐代李贺的《公莫舞歌》

赏月听筝的诗句?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风筝的筝字拼音是什么?

筝拼音:[zhēng] 筝[释义] 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

祈风挽筝古诗?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五代 · 毛熙震

吹筝赋古诗原文?

原文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禀清和于律吕,笼丝木以成资。身长六尺,应律数也。故能清者感天,浊者合地。五声并用,动静简易。大兴小附,重发轻随。析而复扶,循覆逆开。浮沉抑扬,升降绮靡。殊声妙巧,不识其为。平调足均,不疾不徐,迟速合度,君子之衢也。慷慨磊落,卓砾盘纡,壮士之节也。曲高和寡,妙伎难工。伯牙能琴,于兹为朦。皦(jiǎo)绎翕纯,庶配其。延年新声,岂此能同。陈惠、李文,曷能是逢。

白居易听筝五律?

《听夜筝有感》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听崔七妓人筝 》

唐 · 白居易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

风筝的筝是什么拼音是什么?

【读音】fēng zheng(轻声即可)【意思】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拓展资料【例句】1、 美丽的风筝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翩翩起舞。2、 风越来越小了,风筝缓缓地飘落下来。3、 小林正在试验自己做的风筝,看它能不能飞起来。4、 广场上人山人海,天上风筝不计其数,孩子也多了。5 、春天放风筝,首先抓把土试试风,然后放开长长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