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亮丑,自嘲的人不尴尬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点。当你提前意识到这些缺点可能成为别人取笑、调侃的地方时,不妨抢先一步进行自嘲。如此一来,别人要再想对你的缺点进行嘲笑也没有突破口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出糗时。当自己不小心出糗时,不妨主动用自嘲解围。主动引人发笑,别人便难以再生事端。
举个例子,当你在朋友面前摔了一跤时,不妨用自嘲为自己解围。你可以拍拍屁股,这么说:“还好我有这一身膘,不然非得摔碎我这把骨头不可。”当你提前自嘲后,朋友自然会发笑,但却不会再进一步对你的缺陷、糗事进行深入挖掘。这样的自我解围办法才是高明的沟通方法。

2.自嘲不等于自贬
很多时候,有些人总会将自嘲等同于自贬。而事实上,自嘲与自贬有着本质性区别。自嘲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象征;而自贬往往带有消极的成分。最简单的对比莫过于,面对自己身材的缺陷。自嘲的人会这么说:“谁身上还没两两肉?只不过我这是四两肉罢了。”而自贬的人往往会这么说:“我长得胖,所以活该没有人喜欢。”两种不同的说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
自嘲的人因他的豁达而引人尊重,但自贬的人往往更容易受人鄙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那么,又要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赞赏的。所以,在沟通时,要学会自嘲,而不是自贬。不管是谁都有不足,也都有发光点。自嘲的人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不会在乎自己的小缺陷。

适度的自嘲才能促进更好地沟通。
3.自嘲要看听众,别让自嘲伤了别人
有些时候,自嘲未必能让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容易引人记恨。这往往可能是因为,你在自嘲的时候,没有留意身边的听众。举个例子,当着一个比你更胖的人的面自嘲身材肥胖。在对方听来,你的自嘲更像是对他的嘲讽。如此一来,你的自嘲反而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对方又怎么可能还能笑出声来呢?同样的,如果你当着一个病人的面,自嘲自己体弱多病。那么,病人难免会因此联想到自己的病情,而对你的自嘲心生不满。可见,在自嘲时,也要看听众。当着老人的面不要自嘲年老;当着穷人的面,不要自嘲贫困;当着身高不足的人的面,不要自嘲身材矮小。只有这样,你的自嘲才有意义,才更能让人对你心生敬意,而非敌意。
懂得自嘲的人是最聪明的人。在人际沟通中,你越擅长自嘲,那么你就越强大。当然,这需要你有一颗强悍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