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取水的故事?
王安石因幼年寒窗灯下日久,染成陈疾,在太医院觅得一偏方,需用中峡巫峡之水作引送服。恰逢苏轼回京,走水路经三峡,王安石便写信请他帮忙取一壶中峡之水。
苏轼过三峡时,见风光无限,一时兴起,只顾着赏景吟诗,竟把正事忘了,等到忽然想起王安石的请托,所乘之船早已过了中峡,进入下峡了。回去取水是不可能了,苏轼暗想:“三峡相连,并无阻隔,本是一江水,哪分什么中峡与下峡?”于是,苏轼便取了下峡水,意欲蒙混过关。
收到苏轼的三峡水,王安石当下拿来泡了一壶阳羡茶,未待品尝只观其色,王安石便哈哈大笑,对苏轼直言道:“又欺老夫!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骗我说是中峡之水呢?”
苏轼大惊,竟不知如何被王安石一眼识破。王安石解释道:“三峡之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中峡水急缓相当。我的病症居于中脘(人体穴位,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必须用中峡水作引送服方可。《水经注》记载,上峡水烹阳羡茶味浓,下峡水烹阳羡茶味淡,只有中峡水烹阳羡茶方才浓淡适宜。这壶茶我泡了好一会才出茶色,所以知道必然是下峡之水了。”
王安石涉猎广,茶道精,苏轼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因为自作聪明耽误了长者病情深感愧疚, 于是连连认错赔礼。
苏东坡用钱的故事?
苏东坡家中生活琐事,别人是怎么知道的呢?是通过他给词人秦观(字少游)的信中得知的。他的信是这样写的:少游先生:我的每月花费,从初一这天开始订计划。取四千五百文铜钱分为三十份,每份一串,全部挂在房梁上,每早以画叉挑下一串。即使这一百五十文钱,每天也不完全花光,还要节省十几文,以防额外消费。如果到晚上没有什么额外消费,这十几文钱就节省下来。总之,我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不超过四千文。为什么呢?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有时不忘无时,丰时不忘歉时。人的生活就应该这样儿,任何时候都要奉为准则。
秦观深为苏东坡的行为举止所感动。
苏东坡海南的故事?
南宋年间,我国历史上,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之大文豪一一苏轼(字东坡)先生,被朝廷发配至海南(古琼州),他继续自己文学创作,留下《水调歌头.中秋望月》词等,不朽名篇。
更难得的是,在海南亲力亲为,兴办书院,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原创筆于海南三亚旅途中
苏东坡学画的故事?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东坡司南的故事?
苏东坡的由来:黄州种地时所取。 苏轼被贬黄州,屋子外有块空地用来种菜。位于东边。故名东坡。
苏东坡头疼故事?
因病得闲殊不恶,
安心是药更无方。
这是苏东坡在诗中写下的话,意思是休病假挺好,安心乃最好的药,体现出他的旷达。据学者彭文良钩沉,苏东坡一生多病,患有眼病、肩痛引发左手偏瘫、耳聋、痔疮、肺病、头痛、牙病、疮疖八种,均时间长、病情重。
比如眼病,“近复以风毒攻右目,几至失明,信是罪重责轻,招灾未已”“春夏以来,卧病几百日,今尚苦目病”。至于耳聋,则“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自称聋得像老年杜甫,别人耳病,是把蚂蚁爬行听成斗牛声;自己耳病,竟把打雷听成一声轻叹。
苏东坡还得过暑毒,即中暑;晚年则“小便白胶”“大腑滑”,即滑精;靠自开药方治愈。
虽摇摇欲坠,苏东坡却活到66岁,长于父亲苏洵(57岁)、儿子苏迈(60岁)、次子苏迨(56岁)、三子苏过(51岁),与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等寿。这与苏东坡注意养生、颇通医道有关。此外,他从小练习道家功法,弟弟苏辙与他一起练,后者年轻时体质更差,却活到74岁。
一方面,苏辙练功能持之以恒,苏东坡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另一方面,苏东坡晚年被贬儋州(今属海南省儋州市),免疫力骤降。
八种疾病压力下,苏东坡最终死于原因不明的髓枯症。
读书故事苏东坡?
关于苏东坡的读书故事:
据说,苏东坡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他的学问和才华深得老师的赏识。然而,由于家庭贫困,他并没有太多的钱来购买书籍。因此,他决定每天到当地的图书馆借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有一次,他借到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籍,但是这本书的借期只有三天。苏东坡非常想要读完这本书,于是他决定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都将时间用来读书。
然而,在规定的三天借期内,苏东坡并没有能够读完这本书。他感到非常懊悔和失落,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能按时归还书籍,他将失去借书的资格,也会错过这个学习机会。
于是,他决定每天晚上点灯熬夜读书,直到将这本书读完为止。经过了几天的努力,他终于在最后一天晚上将这本书读完了。他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苏东坡对于读书的热爱和追求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克服了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坚持的精神和方法。
类似苏东坡东栏梨花的诗歌?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东坡品醋的故事?
故事梗概:说的是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三人围着一大醋缸,每人尝了一点醋,但三人表情迥异。三位大家后来被引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代表。
儒家认为醋是酸的,佛家认为醋是苦的,道家认为醋是甜的。映射出三种文化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趣之处。
苏东坡惠州西湖的故事?
苏东坡到惠州的时候,西湖常闹水患,周围民居常被淹,苏东坡捐出自己的犀带,筹款修建岸堤,并在湖中修了条苏堤方便周围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