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忆江南诗歌特点?
词的开篇说明江南风景之“好”,“日出江花红胜火”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
次句说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通过对江南的回忆,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诗歌还是词?
是词,《忆江南》的文学体裁:联章词。联章词,即词的联章体,是指以并列的方式扩张词的内容的一种体式,简单的说,就是两首或两首以上的一组词写同一件相关的事。
原文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诗意?
1,唐代白居易所作的忆江南词三首诗意如下: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一样的风景我早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我回忆的地方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2,《忆江南》三首全诗原文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扩展资料
白居易所作的忆江南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写了对杭州美景的回忆,并希冀能再次重游。第三首词接着写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
忆江南古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是几年级的古代诗歌体裁?
《忆江南》是四年级的课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联章词。
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忆江南唐白居易朗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注音?
忆江南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
jiāng nán yì , zuì yì shì háng zhōu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shān sì yuè zhōng xún guì zǐ , jùn tíng zhěn shàng kàn cháo tóu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hé rì gèng chóng yóu !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首其二翻译: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白居易忆江南歌曲原唱?
《忆江南》是一首婷婷姐姐演唱的歌曲,出自于其专辑《婷婷唱古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何日更重游。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白居易书写格式?
忆江南是白居易所著的一篇文学作品,它的书写格式为五言绝句,每首四句。这种格式是唐诗的一种,与七言绝句和律诗并称唐诗三大体裁。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忆江南白居易讲了什么?
《忆江南》,原词牌名为《望江南》。白居易谋篇改为《忆江南》,突出一个“忆”字,表明为对江南好景致的回忆。
《忆江南》要表达的意思是,白居易因病辞官回到了北方后,预计不能再故游江南了。于是,他恋恋不舍江南,只好把对江南的过往经历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开来。
三首词中,抚今追昔,从洛阳到苏杭,空间与时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前两句,皆从今时到往日,身在洛阳,神往江南;中间两句热情讴歌了江南之景趣;后一句都为“忆”而感触良多!
《忆江南》共三首词,其创作背景如何?
白居易晚年,因病辞官赋闲洛阳。在他67岁时才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既独立成篇,又互为倚角,实乃具整体性一致,这就充分说明了白居易那高超的艺术能力。形散而神聚,强有力地引导了读者深入其境,从而“江南”。
三首词,浅释一下内容
第一首:江南多么美好,那儿的景色我曾经熟悉过。早晨太阳出来了,那被映红了的浪花比火焰还深红,春天来了,那绿色江水堪比蓝草。这能不回忆江南么?
第二首:回忆江南,最该先回忆的是杭州。月光下,在山隐寺中寻找桂树
子,睡在君亭里看那江水入海时潮起湖落。什么时候又能再回游!
第三首:回忆江南,接下来的是那吴王夫差
为西施建的苏州。喝一杯那有名的酒,再看一看那舞姿的苏州。想必早还是有重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