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垂虹亭中心思想?
垂虹亭
【宋】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释】
1、垂虹亭:在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
2、断云:片云。
3、一叶:这里指帆船。
4、洞庭:指洞庭山,在江西南太湖中,这里以洞庭山代指太湖。
5、破:剖开。
6、桑苎:唐代陆羽号桑苎翁。他隐居吴兴,嗜茶,这里举陆以为同调。
【作品品鉴】
这首诗写垂虹亭所见,起句大笔勾勒,白云、山水、扁舟,一望平远开阔,见出画家之诗的特点;对句写物产,以“金”、“玉”作形容,固是鲈鱼、柑桔色泽如此,也有作者视此二物重比金玉之意----轻庙堂富贵而重山水隐逸,自然引出下句言志,说与陆羽一流人物为友。第三句有略一收束的韵致,也有了顿挫。结句仍宕开去,点题写景。“秋色满东南”照应首两句,更把意境纵横上下地拓展了。
吴江垂虹亭作原文译文?
垂虹亭就在吴淞江上的长桥之上,庆历八年,王廷坚所建,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是三吴绝景之一。湖光海气,荡漾一色,桥上有亭,名曰——垂虹亭。
“断云一片洞庭帆”,走在桥上,在中间小憩,看下面白帆点点。断云一片,断云是非常美的比喻,比喻船帆犹如截断天上一段云。这里的洞庭,就是太湖,附近有洞庭山,因此得名。“玉破鲈鱼金破柑”,鲈鱼和柑橘,均是吴江特产。玉破鲈鱼是指以鲈鱼作脍,剖开后,肉色洁白如玉。金破柑,指柑橘掰开后橘肉橙黄如金。
“好作新诗继桑苎”,“好”,是不妨的意思。“桑苎”,泛指农桑之事。但此处却不是指农桑,而是唐朝的茶圣——陆羽,号桑苎翁,他隐居吴兴,嗜茶,这里举陆以为同调。这一句是言志,说与陆羽一流人物为友。“秋色满东南” 照应首两句,更把意境纵横上下地拓展了。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是写湖面的景色,广阔无边的湖面,充满了霜天的清气,有如轻漫飘渺的羽纱,让水天融合浑然一体。
“何须织女支机石”这句的典故是来自《太平御览》,《荆楚岁时记》里面有:张骞寻河源,得一石,示东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织女支机石,何至于此?“且戏常娥称客星”是比喻成冲犯主人的来客。
宋代米芾《吴江垂虹亭作》原文: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
译文:
白帆点缀于太湖,仿佛剪下了一片片飞云。肥美的鲈鱼,肉色胜过了美玉,鲜红的桔子,颜色亮过了金子。不妨作几首新诗,遥继隐士陆羽的幽情。眼前垂虹亭畔的秋色,已经浸透了东南山川。广阔无边的湖面,充满了霜天的清气,有如轻漫飘渺的羽纱,让水天融合浑然一体。又何须,远涉河源,去取织女的支机石来?且趁着月色,悠游嬉戏作一回嫦娥的常客。
《过垂虹》古诗原文及翻译?
《第四桥》原文翻译及赏析【译文及注释】译文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注释柔橹:谓操橹轻摇。亦指船桨轻划之声。【作品鉴赏】《第四桥》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这首诗的开头显得突兀,出人意外,诗人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为自己画了一幅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自画像,显得十分潇洒,虽然是“孤樽”,却无“独酌无相亲”的寂寞感。
第二句写景,用的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句式,只用“紧关物色字样”,不着一个谓词,将近处的荻花、洲渚,远处的平林和天上的明月,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秋夜图,十分洗炼而又简洁。
第三句令人想起苏轼《赤壁赋》中的一段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末句最有情韵,钱钟书先生说:“这一句把当时的景色都衬出来,不仅是个巧妙的比喻。”
轻软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既反衬出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也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悦,比刘梦得“桨声咿轧满中流”,韦庄“棹声烟里独呕哑”等,确实技高一筹。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的意思?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半夜十分,月亮升起来之后,我们就在垂虹亭上摆好了酒席。
这句话出自《书游垂虹亭》,作者是苏轼。
原文节选如下:
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
垂虹亭中的两个破字有什么作用?
答:玉破鲈鱼金破柑”,鲈鱼和柑橘,均是吴江特产。玉破鲈鱼是指以鲈鱼作脍,剖开后,肉色洁白如玉。金破柑,指柑橘掰开后橘肉橙黄如金。
两个破字,动词,形象说明了吃鲈鱼和橘子的动作。
这是北宋诗人米芾吟咏吴江垂虹桥的一首诗
倚虹亭特色?
倚虹亭是园内最佳观景处从西望,中间是明净的水面,池南丰富多变的厅堂亭榭,与池北逶迤起伏的山岛隔水相对。视线越过低平的石板桥,可见水池尽头又一半亭,即西部入口——别有洞天。举目细看,离拙政园一公里之遥的北寺塔如在亭后,塔尖倒映池中,波光塔影,美如图画。
东湖亭西湖亭古诗?
东湖亭古诗:我爱高门好弟兄,东湖亭子十分清。
传家喜有书充屋,遗子不烦金满籯。
讲贯要明天下理,咿唔常听月中声。
德星聚处尤堪爱,光近文奎彻夜明。西湖亭古诗:金山亭榭遍林泉,独有湖山占得先。
一鉴静开尘外境,数峰高插水中天。
避人幽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然。
太守与民同乐事,公馀不惜绮为筵。
南山夕垂 古诗?
关于南山夕垂 古诗有:
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2.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出自唐代杜牧的《长安秋望》
3.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4.漠漠同云向夕垂,千门万户锁寒炊。
出自明代函是《四支》
堂 垂 惊 古诗?
关于堂 垂 惊字的古诗有:
1.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出自唐代诗人贯休的《献钱尚父》
2.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古诗小儿垂钩?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