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朋友圈、发微博、大庭广众秀恩爱,大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刷存在感,那到底什么是存在感?人又为什么需要存在感呢?
心灵哲学的开创者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思考我存在的前提是我的确存在。反过来说,如果我怀疑我的存在,那么怀疑本身也是一种思考,所以首先我也必须存在。
这话当然有道理,但如果“轴”一点去理解的话,其实也有问题。比如,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这是说只有被他者感知的事物,才能被证明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只有得到了环境或他人的反馈和回应,才能证明我们发出的信号是真实存在的,从而也证明了我们的存在。
比如,踩在雪地上的脚印,踩上去是我们的行为,雪地上的脚印是环境给出的反馈和印证;恋人在冷战的时候,互不理睬,这就是反向利用存在感“我当你不存在”。而对方也一定会感受到自己被忽略,这样就无法在对方的表现中感受自己的存在,即不存在就是不被感知。
类似的,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状态,其实那个发的动作和内容并不能带来存在感,能给我们带来存在感的是别人的点赞、评论。所以才会有人像得了强迫症似的,隔一会就去看看自己发出的内容有没有被回应。当然,回应的内容也很重要,正面的、积极的会增加存在感,而低质量和负面的回应,则会削弱自己的价值感。
这种对自身存在感的需求,基本源自天生,就像婴儿在得不到回应时就会大哭大闹;成年人会找人倾诉,抱怨自己因为自小缺乏爱所以现在不会爱等等。所谓缺乏爱,就是指长期得不到正面或高质量的回应,长此以往,人就会隐藏需求,而且对外界的回应要求会越来越低,当然也不会主动回应别人,这样人际关系会越来越糟糕。
在现代社会,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会导致无意义感,也会带来价值感的缺失。就好像一块独立出来的拼图,存在感的缺失会让我们很难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独立出来的拼图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所以现代心理疗法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帮患者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这提醒我们,存在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社交时,要注意回应别人时的技巧,避免低质量的回应,如此良性循环,你也会得到更多来自他人的积极回应。当然,获得存在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养成一个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