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诗蜀相的意思? 古诗蜀相的历史地位?

2024年07月02日 12:52:211

古诗蜀相的意思?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古诗蜀相的历史地位?

《蜀相》这首诗写于760年,前一年杜甫刚刚结束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定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中。而此时正处于安史之乱(755——763年)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

诸葛亮的杰出政治才能和伟大精神境界,使诗人对自己身处的国家和社会现状感慨万千。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诗人多么希望此时此刻的大唐,也能有丞相般的忠臣贤将前来助它度过难关,再度回归太平盛世啊!

蜀相古诗唐李白?

《蜀相》不是李白的诗,是杜甫写的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二句以问句开篇,以旁人作答引出武候祠,让人感到如同身临其境。丞相祠堂何在?在成都那高大而茂密的翠柏林中。"锦官城"指成都;"柏森森"指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柏森森"三字渲染了武侯祠的庄严肃穆之气,为后文咏叹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做好了铺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是前来凭吊这位千古名臣的,尽管祠堂中有映阶的碧草弥漫着春意,他却无心观赏,任其自成春色;尽管黄鹂隔着树叶在啼唱着悦耳的歌声,可他无心倾听。任其空作好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两句回顾历史,当年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辞劳苦,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了一片赤胆忠心。"频烦",指多次烦劳,此两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军政生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却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壮志未酬,遗恨五丈原,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洒泪叹息。这两句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全部敬仰与惋惜之情。诗人用"满"而不用"沾",烘托出一代名臣壮志未酬的浓烈的历史悲剧气氛。一个"身"字,让人想到诸葛亮一生为国操劳,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竭忠尽智精神。

蜀相杜甫古诗讲解?

蜀相 

唐 ·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讲解: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古诗蜀相唐杜牧?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蜀相古诗词原文?

《蜀相》原文如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的情感?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蜀相的诗意?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蜀相的韵脚?

蜀相

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这首诗押韵的字分别是“寻”“森”“音”“心”和“襟”,其韵母分别是“un”“en”和“in”,都属于前鼻韵母。

古时没有拼音,古人就编制了韵书。把字音分为四声,平、上、入、去(其中平又分为阴平、阳平)。然后从每一声韵母相同的字中挑出一个字来,用作韵母的作用。

十二侵,属于下平声,是下平声的第十二种韵部,这个韵部挑出来的代表就是“侵”字。解释诗的时候,就说压“下平声十二侵”。

十二侵有以下字:

侵寻浔林霖临针箴斟沈深淫心琴禽擒钦衾吟今襟金音阴岑簪琳琛椹谌忱壬任黔歆禁喑森参淋郴妊湛

寻、森、音、心、襟,都属于下平声十二侵。故《蜀相》的韵脚是“下平十二侵”。

蜀相的字眼?

杜甫有一首诗《蜀相》,这里的蜀相是指蜀汉的宰相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