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七哀诗曹植艺术特色? 曹植写了七步诗还是七哀诗?

2024年05月03日 04:48:361

七哀诗曹植艺术特色?

【正文】

七哀诗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表面上都写思妇思念丈夫的孤独、悲伤,暗含战乱频仍、人难团圆的时代之悲,表达了诗人们关爱民生的情感,但蕴含的深意不同。

曹丕代汉建立魏国,渴望改变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时局,他的《燕歌行》也写妻子思念在外行旅或征战的丈夫,表达了他作为封建统治者难能可贵的关心民间疾苦、渴望和平的思想。

曹植写了七步诗还是七哀诗?

答:曹植是三国时期伟大的诗人,而且能够七步成诗,由于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于是他便对自己的其他兄弟加以陷害,有一次上朝时,为了为难曹植,继而加以陷害,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曹植知道是曹丕故意为难他,他很从容在七步之内就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另外曹植也写了首《七哀诗》: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

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势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对曹植风格的评价。?

《七哀诗》是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 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杂诗七首曹植的名句?

杂诗七首曹植名句是:“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杂诗·高台多悲风》是曹植写的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近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曹植七步诗的名句?

曹植的《七步诗》的名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两句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七步诗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良诗曹植赏析?

功名不可为。

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

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

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

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

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

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

哀哉伤肺肝。这是三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三良诗》。其中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明君贤良之人哀伤凭吊之情。

七岁诗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哀诗体现建安风骨?

七哀诗曹植晚年代表作,有建安风骨

七步诗曹植?

曹植七步诗原诗是: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的然同燃,萁是豆茎,晒干后用来作柴火用。

曹植,七步诗?

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