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独坐杜甫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怎样找诗眼?

2024年04月05日 16:43:021

独坐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独坐: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译文

(我)转过头来看着与(我)白头偕老的人,正倚着拐杖背靠着身后的古城,江中的小块陆地已露出水面,而天空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此时,事物都变得越来越清晰。

只怨恨江村变迁衰落,年岁已老,有负自己平生为官。抬头看黄昏时林中的鸟,尚能轻盈的还归故巢。

古代诗歌鉴赏怎样找诗眼?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如能准确找出“诗眼”,不失为一条鉴赏的捷径。   原题是这样的: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 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孤寂的景象。

《孤雁》 杜甫,的诗歌鉴赏题?

1.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

2.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置。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古代诗歌鉴赏》中有哪些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诗歌有: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杜甫诗歌鉴赏答案?

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庄语见清操,尾联以谐语抒感慨,相得益彰。

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两句,一孤平一单仄,不求谐声;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应多仄声,明霞仰头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应多平声,可谓声情相符。

野望清秋杜甫诗歌鉴赏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

  第一句是总写清秋时节的“望”。望秋天景色清旷无极,这就很好的表现“远水天净”。接下来是写景。写云,云是如何,是遥远的,重叠的。如此的云就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是不错的。然后从云写到水,从水写到城,虽仍是远景但逼近了一些。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雾气缭绕。这样一写,就由首联的不错天气转进了一些悲凉的气氛。

  但作者不仅写这么一点点悲凉。“叶稀风更落”,就是“风起,叶稀更落”,由颔联转向近景,并深入的画出了悲凉,第六句写落日,再变成了远景: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这里,秋天的凉意更有力量的射出。最后一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独的鹤,为何归晚?那些昏鸦早已宿满了树林。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作者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洛阳的杜甫被迫退回秦、华,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见到孤鹤(作者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

  这首诗自上而下无不表现出秋天的悲凉,而作者内心更深层的悲凉正是安史之乱所造成的,这就含蓄而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乱对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难。

  杜甫的七律《野望》,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全诗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五律《野望》,由望字着笔,因野望而生愁,国破家亡,天涯漂泊;近望吐蕃在川西猖獗;远望安史在河北纵横,加之迟暮多病,报国无门,感慨无限。结句点题并与首句呼应。全诗语言凝练,感情深沉。

古代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古代诗歌鉴赏记什么?

1.山水田园诗

特点:①以描写为主(包括写景、写人,常用“白描”的手法)。②景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思想情感类型:①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②流露隐逸之情。③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方法点拨:①分析意象(由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情感)。②分析“描写”的运用(包括“衬托”“白描”“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③掌握术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情感术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厌恶官场等。

2.边塞军旅诗

诗歌鉴赏中,如何鉴赏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 赏析炼字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的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的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进行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是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