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诗《咏柳》全诗是什么意思?

2024年03月22日 10:46:461

古诗《咏柳》全诗是什么意思?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碧玉般的新叶,千万条柳丝垂下来是那么的美丽。那嫩叶是谁的巧手才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的风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咏柳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的全诗?

咏柳⑴【唐】 贺知章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春风似剪刀。【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赏析】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古诗意思全解?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

词语注释:

⑴碧玉:青绿色的玉。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⑵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这里比喻轻柔婀娜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⑶细叶: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裁:裁剪。

⑷二月:农历二月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陈子昂?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不是陈子昂。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杜牧的咏柳全诗?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

新柳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第一首诗言简意赅,却惆怅满怀。作者描写佳人在寂寞空虚中眺望,却毫无所得。那种心情无法言表,只好借助一棵独柳的姿态来比拟。一个忍字把佳人对柳树的孤独,和被风摧残的怜惜之情表露无遗,实际也是对自己身世的一种感慨。

第二首诗写的是新柳,却全文无柳字,完全借助环境的描写,刻画柳树的风姿。前两句的“翠影”和“倚风”,把柳树在水面的倒影,以及在微风中的摇曳描写得很生动,突出了一种动态美。

咏柳古诗意思全解笔记?

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古诗的意思?

"咏柳"是一个古诗题目,指的是以柳树为主题或对象进行描写的诗歌。在古代文人诗歌中,柳树是一个常见的题材和意象,被广泛用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或抒发哲理。

"咏柳"的诗歌通常通过对柳树的形态、特征、姿态或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柳树的柔韧、生命力、寒凉感和动态之美。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比喻柔弱的品质、坚韧的生命力或顽强的斗志。

通过"咏柳"这个题目,诗人可以用柳树作为媒介,抒发自己对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些诗作往往以细腻、含蓄和意境深远的语言,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和哲理的独特感受。

"咏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歌创作,许多著名的古代文人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都有创作以柳树为主题的诗作。这些诗作不仅是对柳树的描绘,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咏柳古诗的意思?

1、咏柳的译文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2、《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3、“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咏柳诗的意思?

如果你问的是贺知章的《咏柳》……准确的说整首诗都写景,写早春之景。如果一定要选一句,我选“碧玉妆成一树高”,早春嫩柳色同碧玉,形象温润柔美,极具春和意象。

如果你问的是曾巩的《咏柳》,那应该是“乱条犹未变初黄”,这是在写实景,后边的“解把飞花蒙日月”是对柳树拟人化的想象了。

然后……我就不知道还有哪些《咏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