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三箭定天山原唱? 是三箭定军山还是三箭定天山?

2024年02月27日 22:12:411

三箭定天山原唱?

没有查到原唱是谁。

京剧《三箭定天山》剧情介绍薛仁贵从军征东,为张士贵所抑,屈居火头军;攻天山,天山有滚木,薛用诱敌之计,以三箭射死辽将铁勒金牙、铁勒银牙、铁勒铜牙三人,取得天山。注释见《薛仁贵征辽事略》,元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杂剧,《定天山》传奇,《孤本元明杂剧·飞刀对箭》及《征东全传》第十五回。

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是三箭定军山还是三箭定天山?

三箭定天山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

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

三箭定天山的天山指哪里?

“三箭定天山”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箭术高超。这个成语中的“天山”并非指现实中的某个具体山脉,而是用来象征高远、难以企及的目标。因此,这个成语中的“天山”并不指代任何实际的地理区域。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个被称为“天山”的山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新疆的天山山脉。然而,这里的“天山”与“三箭定天山”的成语中的“天山”并无直接联系。

将军三箭定天山指的是谁?

薛仁贵(614—683年),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唐朝著名军事将领。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三箭定天山射死的三将?

形容箭法高超,作战勇敢,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后亦以此典赞誉武将功勋或平虏定边的雄心壮志。见唐薛仁贵事迹。亦称“天山三箭”。薛仁贵(614-683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大将,农民出身,善骑射。唐太宗时应募从军征高丽,因功升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据史书记载,当时九姓部众十余万,以骁骑数十来挑战。薛仁贵三箭便射死三人,敌人为之胆怯,降唐。于是军中便流传起“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歌曲。高宗时薛仁贵曾任安东都护,咸亨元年(670年)率师攻吐蕃,兵败大非川,被贬职。

一箭定天山典故?

龙朔二年(662) ,回纥铁勒九姓突厥得知唐军将至,便聚兵10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

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3员将领缀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从此回纥九姓突厥衰落.当时世间流传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

三军三箭定天山指的是谁?

薛仁贵。

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名将。

出身于河东薛氏,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丽,受唐太宗拔擢。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一箭定天山的诗句?

出自唐代李益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赏析: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将军三箭定天山描写的人物是?

“将军三箭定天山”典出《新唐书.薛仁贵传》,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这里的将军指唐朝名将薛仁贵。

“三箭定天山”指薛仁贵大败回纥铁勒九姓突厥的故事。

薛仁贵(614—683年),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唐朝著名军事将领。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扩展知识

薛仁贵名礼,他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 ,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算迟。"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是现在的哪里?

是今蒙古的杭爱山。在唐代,它又被称为乌德犍山、郁督军山等,是漠北草原民族心目中的神圣所在。

这里曾经是整个草原的中心,无比强大的东突厥汗国的牙帐就在这里。虽然东突厥在贞观四年(630年)被唐灭亡,但在天山仍然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此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突厥而起的铁勒各部总是在天山建立牙帐,以领袖草原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