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相见欢注音版李煜?

2023年08月14日 20:07:101

相见欢注音版李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拼音版注音:

lín huā xiè le chūn hóng , tài cōng cōng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wú nài zhāo lái hán yǔ wǎn lái fēng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yān zhī lèi , xiāng liú zuì , jǐ shí chóng 。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zì shì rén shēng zhǎng hèn shuǐ cháng dōng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这些自属有目共见。但如以为他这“随手”就是任意“胡来”,文学创作都是以此为“擅场”,那自然也是一个笑话。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事,已经凋谢。可见这所谓“随手”“直写”,正不啻书家之“一波三过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饰”,意欲成“文”,诚梦呓之言也。

且说以春红二字代花,即是修饰,即是艺术,天巧人工,总须“两赋而不来”方可。此春红者,无待更言,乃是极美好可爱之名花无疑,可惜竟已凋谢。调零倘是时序推迁,自然衰谢,虽是可惜,毕竟理所当然,尚可开解;如今却是朝雨暮风,不断摧残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为可怜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叹息中着一“太”字;“风雨”一然,愤慨中着一“无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质具千钧,情同一恸矣。若明此义,则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转之情怀,又匪特一笔三过折也。讲说文学之事,切宜细思寻玩,方不致误认古人皆荒率浅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两有所益。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相见欢带拼音版的古诗

现代汉语拼音注音:

《xiàng jiàn huān ·wú yán dú shàng xī lóu 》wǔ dài :lǐ yù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wú yán dú shàng xī lóu ,yuè rú gōu 。jì mò wú tóng shēn yuàn suǒ qīng qiū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jiǎn bú duàn ,lǐ hái luàn ,shì lí chóu 。bié shì yī bān zī wèi zài xīn tóu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谨行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释义: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祥缺哗,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扩展资料: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扮携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这首词写离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本来离愁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而且在不同的人那里,离愁的伤害也不相同,对于敏感的李煜来说离愁的伤害更深更重也更难把它消除掉。

但是李煜是一位高明的词家,把离愁比作可以剪、可以理的丝,再乱的丝、再难理的丝都可以剪,都可以理,但是自己的愁思,却不能理也不能剪。

由于李煜这个比喻,是用了一个很具体、可以想象到感受到的一个比喻,将那个摸不着看不见的离愁写的那么真切,那么感人,这个比喻又十分的贴切,所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三句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