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庭中有奇树,这首诗写了什么事

2023年08月02日 22:30:561

一、庭中有奇树,这首诗写了什么事

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首先,我们来一句一句的分析这首诗

“庭中有奇树”家中院子里有一颗奇特的树,在这里我把它翻译为“我家中有一颗长得特别好的树”;“绿叶发华滋”翠绿的树叶长满了枝头;“攀条折其荣”攀作为一个动词,与后文结合起来即“我将长得最好看的一条枝丫折下来”;“将以遗所思”将它留给我所思念的人;

“馨香盈怀袖”它沁人心脾的香气充斥在我的胸前和衣袖里;“路远莫致之”路途遥远无法将它送到你的手中;“此物何足贵”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珍贵啊?;“但感别经时”不过是我用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罢了。

所以总结全篇,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将家中树上的枝头摘下,用心的抱在怀里,想赠与思念的人,但由于路途遥远无法送与,心有所感,这个东西珍贵吗?不,珍贵的是我的思念啊。

这里“思念的人”和“路途遥远”可以翻译成两种意思,一个是远方的思念之人,一个是已经故去的亲人。

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寄情于物的诗,用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个人见解,纯手打

二、"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什么意思

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

三、《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与《涉江采芙蓉》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抄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百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

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

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度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

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

辛,都可能引起感情问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

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答最敏感的,

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

然没有尽头。

五、庭中有奇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六、庭中有奇树,诗歌前四句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赏析: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