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杂诗十首》有哪些?(张协)

2023年07月27日 18:54:291

一、《杂诗十首》有哪些?(张协)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

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浮阳映翠林。回飚扇绿竹。

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

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弱条不重结。芳蕤岂再馥。

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

川上之叹逝。前修以自勖。

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

闲居玩万物。离羣恋所思。

案无萧氏牍。庭无贡公綦。

高尚遗王侯。道积自成基。

至人不婴物。余风足染时。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旸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越。

行行入幽荒。瓯骆从祝发。

穷年非所用。此货将安设。

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

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

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

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

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

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

经阻贵勿迟。此理着来今。

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

羇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

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

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

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

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

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

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蛇。胡马愿度燕。

风土安所习。由来有固然。

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

荒庭寂以闲。幽岫峭且深。

凄风起东谷。有渰兴南岑。

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泽雉登垄雊。寒猿抚条吟。

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

投耒循岸垂。时闻樵采音。

重基可拟志。回渊可比心。

养真尚无为。道胜贵陆沉。

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墨蜧跃重渊。商羊儛野庭。

飞帘应南箕。丰隆迎号屏。

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

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

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

沉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

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

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

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

虽荣田方赠。惭为沟壑名。

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

二、王维《杂诗》及意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品行,含蓄而蕴藉地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并不嫌其重复,倒反而觉得亲切有味。接着进一步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又这样充实。问出了精神,问出了境界,概括了多么丰厚的生活内容和多么美好的思想情操。赵殿成评这首诗说:“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三、曹丕《杂诗》解释

曹丕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亲朋群宴、觥筹交错中,他却是常常“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的美景面前,他会脱口而出“月盈则冲,华不再繁”的谶语;目睹汉末的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的情景,使他对生命的脆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今日之乐不可解明日之苦,今日之兴不可免明日之亡。当无比强盛的大汉帝国大厦将倾;当受命于天的汉天子成了曹家傀儡,当身边活蹦乱跳的友人转眼逝,;当这一刻还是亲朋满座酒酣耳热,下一刻就已经“眼中无故人”时,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依靠和信赖呢?敏感的心屡屡受到这样的震动,于是他能以帝王之尊一次又一次的说“古往今来未有不忘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王夫之谓曹丕的诗为仙品,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凡的诗心,不可为后人所模拟。那是一种弗待于物的敏感。叶落雁翔,时序转换;人之喜悲,物之存亡,都可以引起诗人的感叹。“高山有涯,林木有知,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抒发着一种莫可名状的哀情。既是莫可名,所以也就不可解,以至郁结于心。当诗人转念而想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遂“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时,一种更深刻的悲哀却在刻意的消解中生成。曹子桓不曾有机会体尝去国怀乡、忧馋畏饥的悲愤;也没有国家不幸、身世浮沉的经历。“诗穷而后工”在他身上并不合适。他的诗中少有寄寓,有的只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主题:乐之短,愁之长,爱别离,求不得……

三曹之中,子桓的作品是最像文人的一个。作为诗人的他以及作为帝王的他大多数时间都可以分裂开来。在诗歌里,他有时喜欢化身成为多情的女子,为不归的丈夫而伤怀,在“悲风清厉”的秋夜“援琴鸣弦发清商”——这样的短歌微吟自是意正辞柔;或是成为思乡的游子,在长夜未央时“披衣起彷徨”——这样的轻叹可谓微风远韵。他喜欢的那些意象——秋雁、衰草、明月光、清水波、哀鸣的琴、空空的床……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哀伤——共同串连出一种温婉的大气。然而这种大气毕竟不同于“大风起兮云飞扬”,因此难怪有后人讥他“殊无人主迹象”。 而曹植的风格风流奔放,光芒咄咄逼人,更像一个被宠爱的世家子弟而又才华横溢。曹丕年纪轻轻却更有一份伤春悲秋的敏感,与他的帝王形象不符----要知道这江山也是他打下来的,戎马一生,和南唐后主李煜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练。

《杂诗》是游子之辞。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的同时,又隐含着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的深长感慨,使诗歌的内在意蕴高出一般的思乡之叹。全诗文思飘忽,有如“风回云合,缭空吹远”(《船山古诗评选》),把人生飘零的苦闷以一片浮云牵出,笔触轻灵,不着痕迹。

《杂诗》中,诗人把游子放在漫长的秋夜,凄凉的北风之中来描写,为游子抒发思乡之情做好了铺垫,然后展示出一幅深秋月夜的图画:清清的流水泛着波汝,皎洁的月光洒落银辉,天汉流转向西,参星和晶星正错落在夜空,草丛中的秋虫悲切地鸣叫,失群的孤雁独自飞向南方。幽谧、凄凉的深秋月夜,萧瑟、孤寂的环境气氛更加使这位背井离乡之人产生了思乡之情,这里虽为写景,但景中情长。所描写的意境深远独绝,“清新万古”。陈祚明赞之为“诗之上格”(《采菽堂古诗选》)实不为过。

因为社会的动乱、生计的逼迫,多少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于是游子思妇成为建安时代的普遍现象,曹丕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伤情思中的生命意识。

游子飘泊在外,孤苦无依,有家难回,对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冷暖体味尤为深刻。《杂诗》二首展现出了游子的痛苦难言心态。在“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之时,游子徘徊在旷野,他的情思倾向故乡,思乡情结困扰着他,“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故乡,是他在无依的飘泊中渴望停泊的港湾,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生命的根,然而他不能归去,只有“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曹丕借游子题材,表现了人生的孤苦飘零,有一股苍凉之气贯注其中。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恰是他自己的写照,帝王事业早已成为二十四史的一段文字;而通过文章和诗歌,他在千年之后却依然可以动映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