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描写雪的诗句都有哪些?

2023年06月22日 04:37:141

描写雪的诗句都有哪些?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关于雪的整首古诗?

关于雪的整首古诗

1.原诗

江雪

[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物或: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3.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皮蚂培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燃唯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冬渐深,雪渐紧,在料峭的寒风里,我们欣喜大雪的到来。

若正好下雪,正好可以与安暖的岁月一起白头;若大雪没有如期而至,听一曲清寒小调,品一首唐诗宋词,吃一盏沁脾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闲。

夜卧听雪之美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寒冷的冬日,或是窗外大雪鹅毛纷飞,或是冬雨鳌

而此时你若正好安然地躺在被窝里,听风听雪,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赏雪吟诗之美

《咏雪联句》

魏晋・谢道韫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王小波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冬天,雪可入诗,风可入诗,雨可入诗,甚至,一盏茶,一首歌,一声感慨,皆可感怀。这样的冬天,怎会让人不怜爱?

灵动生机之美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冬天,没有春暖花开的盎然生机,没有夏日清荷的素心淡雅,也没有秋叶飘落的淡淡幽思。但它万里壮阔的雪景,却是任何季节也不可比拟的。

天地之间如此纯洁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这样的景,你被惊叹了吗?

踏雪寻梅之美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雪,是冬的最爱;梅,是冬的知己。

寻一缕清香,看一枝红艳映着漫天白雪,分外好看。我们为梅倾倒,做人也当如梅,可以没脾气,但绝对有骨气!

清寒孤傲之美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掘凳样,冷处偏佳。销散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亏册。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人一生至少不能错过四种景色:花开、萤飞、叶落、冬雪。

雪,落在手掌,寒凉轻盈;雪,落在大地,却从不生根。我们留不住它,但它却装饰过这片大地以及你我的心灵。

所以,世界这么大,雪景这么美,趁时光尚早,多出去走走。

孤寒清幽之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冬日的夜,深的很快,转眼便是黑夜。这方圆几里,便独这户农家,如苍茫大地中的一点,独自享受这寒夜里的那份清欢。

孤独寂静之美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如果你见过雪后的苍茫大地,你会明白,什么是壮美;如果你走过空无一人的茫茫雪原,你会明白,什么叫孤独。

一尘不染,寂静无声,这是雪的颜色,也是你我心底的安宁。

天寒暖饮之美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最爱温一壶清酒,约三五好友欢聚一堂,闲聊家常,共赏雪落。

与岁月温情相拥,用真心温暖寒冬,人生惬意之事,莫过于此。

清香四溢之美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那么孤傲,那么幽香。

让我们借着寒意,踏雪寻梅;吟一首诗,悠然自得。在静好的岁月里,愿我们与大雪共清欢,与时光共从容。

洒脱豁达之美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秋去冬来,人来人往,都是世间再平常不过的事。

远方的朋友,我们之间虽山长水阔,但在思念的时光里,还是想对你深深地说一声想念,无论你知不知道,只盼你眼中有笑。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说: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了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雪本是无情之物,没有意识,而韩愈却赋予它人的情感,说雪也盼望着春天,见春天久久不来,故意穿过庭树作飞花的样子。

在韩愈笔下,雪是那么调皮,那么灵动,让人心内充满了欢喜。

最孤傲地雪: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巧敬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塞外下雪了,是那么清冷孤傲,纳兰容若说:我并不是偏爱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

雪是高洁的,它轻盈飘洒,丝毫没有人间富贵花――牡丹那种深根、茂叶和丰腴的体态。

而塞上的雪花,另带一种悲凉和沉郁,在寒月孝核悲笳,浩荡西风,蔽日黄沙的龙荒瀚海之中飘扬,不更显雪的高洁可贵吗?

最诗意地雪: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唐・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韦应物特在休息日来拜访朋友,奈何朋友又不在家,韦应物扑了个空。

正失望之际,韦应物举目四望,但见屋舍周围白稿姿雪皑皑,一片洁白。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冬日更显得清冷绝俗。

这真是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所在。至此,诗人忽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哦,怪不得他的诗越来越清高脱俗,原来是雪山寒流陶冶的结果啊。

韦应物借用雪,含蓄地称赞朋友地诗歌造诣,真是匠心独运。

最寒冷地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写长安终南山的雪景:终南山北坡一片清丽,皑皑积雪似白云飘浮在天际。林梢被初晴的阳光映照得分外透明,黄昏的城里又增添了阵阵寒气。

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关于雪的整首古诗:

《别诗二首・其一》

南北朝悉斗厅销仔: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睁隐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