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形容遗憾的文言文?

2023年05月05日 09:44:191

形容遗憾的文言文?

1、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2、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4、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心中爱恋之人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5、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张籍《节妇吟》

如果他没有出现,她的生命或许将一直平静无波,相夫教子,贤良淑德。可他偏偏出现了,捧着一对明珠如同捧着他的真心。她感念他的好意,却引得丈夫猜忌防范,只好含泪还回明珠,叹一声只恨没有更早遇见你。

6、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将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的忧愁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春景依旧,只是人却憔悴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桃花被风吹落,洒满清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7、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韦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

闺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丛之所在。现在要是能再有像当年那样的遇合,我就是到白头也一定不会想回来。

8、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9、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

随风摇曳的荷花,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只能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10、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宋·陆游《沈园二首》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11、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

12、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宋·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阅读原文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2),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1)皮日休:是唐后期的诗人,当时唐王朝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统治者却奢侈依旧,残暴日甚。(2)水殿龙舟事: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被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阅读题目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既以“赖通波”来论大运河之功用,又以“共禹论功”来论隋炀帝之功德,似乎是赞扬隋炀帝,你认为呢?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阅读答案 8.参考答案①借古讽今:通过讽刺为一己淫乐而倾尽国力开凿运河导致隋朝灭亡的隋炀帝警示当朝统治者。②先扬后抑:“千里赖通波”是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功绩的肯定,是扬;“若非”则表明作者对他的批评,是贬。(答到一点给3分,答到两点给5分)

9.我认为不是赞扬,而是讽刺。(1分) “千里赖通波”肯定了大运河在客观上仍是后世福祉,“共禹论功”也将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德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看似赞扬隋炀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讽刺。(2分)因为诗中对隋炀帝与大禹的论功有一个前提,即“若非”。“水殿龙舟事”深刻地揭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主观上并非与大禹治水为民谋福相同,而是为一己之享乐。(3分)

10、(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只是当时已惘然。(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诗词鉴赏 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无理。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

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