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除夕的诗歌
我国古代关于除夕的诗歌很多,下面给出几首:
1、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朝梁•徐君倩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2、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3、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4、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5、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6、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二、关于除夕的诗词
关于除夕的诗词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抗元英雄。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痛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除夕
【明】张掞
岁事今宵尽,悠悠动所思。
忽惊为客处,失记离家时。
药里扶衰弱,诗囊寓别离。
阿咸能慰意,椒颂酒盈卮。
张掞(996—1074),字文裕,齐州历城王舍人庄(今山东济南)人。
除夕
【宋】刘光祖
房州亦是家,守岁落灯花。
乡信长凭雁,僧餐自施鸦。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三、与除夕有关的诗句
按中国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谓“除夕”。晋代官吏周处《风土记》中即有“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的记载。
除夕守岁,是我国传统的习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今选录一部分供大家品赏,以增添节日的情趣。
古诗中皇家庆贺春节的诗最多,其次是感慨时序变化,勉励人珍惜光阴的。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唐代诗人史青的《除夕》诗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皆写得俊逸平淡,但真情朴质,读来非常感人。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除夕》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足见其惜时奋进之意。令人最感兴味的,是清代诗人赵翼在85岁时,还写出自己那老当益壮心情的《除夕》诗,诗云:“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赵老守岁达旦,心里萌动一股活力,明年要与时俱进,创造人生的新辉煌。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诗中写道:“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他写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豪华欢乐情景。唐代诗人杜审言也写有一首《守岁》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阀星河低拂时,殿廷灯烛上熏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观赏寄春前。”唐代诗人张说有《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诗人杜甫以“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诗句来描写守岁的情景。诗人白居易的“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流露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古今名人皆认为,虚掷光阴就是浪费生命,应把握现在而勿幻想将来。北宋苏东坡在《守岁》诗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以看出,诗人在此强烈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今日品读,仍有醒世警人的现实意义。此外,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将欢聚守岁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如今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依然沿袭着古老的习俗,男女老少欢聚一起守岁。
四、除夕相关的诗词句
诗名 作者 代表诗句
《田家元日》 孟浩然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除夜》 来鹄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已酉新正》 叶颙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癸已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孔尚任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