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诗评: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赏析

2023年02月19日 19:28:481

诗评: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赏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赏析: 这首诗出自有“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具体出自谁之手,已无可考。或许属于集体创作看其内容,应该是一首七夕节思念情人的思妇诗。诗共五行,每行十字,一共五十字,字数不算多,但感情容量很大,几有百回千折、一唱三叹之感。 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叠词的巧妙准确运用。如形容牵牛星的“迢迢”,形容“河汉女”的皎皎。迢迢,形容牵牛星与河汉女(织女)的距离之远。皎皎,形容河汉女(即织女)形象的纯洁、美丽。紧接着第二行写河汉女的素手。素手,说明这手没有涂指甲油,是自然美。用的是纤纤一词修饰,这就进一步刻画了织女形象的美。这首很是纤细白嫩,不是粗壮,说明织女的灵巧、灵秀。 下面接着写其活动。我们看到,这个衔接很是紧密的,可看出其自然中的章法谨严与周密。札札弄机杼。机杼,指的是织布机。札札,拟声词。修饰的是织布机运转时发出的声音。读者当能仔细体会到。第三行: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终日,即是整天。不成章,即是不成章法,引申为不成纹理意思即是织不成样子。 为什么织不成样子?下句就道出原因了。因为:泣涕零如雨。也即是伤心。人在伤心的、哭泣时候,是很难将一件事办好的。这个大家应该深有体会。但是织女为什么伤心啊?因为见不到牛郎啊?谁是牛郎?就是那牵牛星啊!牛郎就来自牵牛星。为什么见不到?因为太远了。开头就说了,迢迢,很远很远。远得令人绝望啊。 再看第四行。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所谓的河汉,指的是银河。银河的水看起来是又清又浅相距不过数尺,其实遥远着呢。相去,即是相距。这行看似写近,其实还是写远。近是因心理距离。而实际呢,却是隔着数亿光年的距离呢。这么远的距离是难以跨越的鸿沟。所以牛郎与织女永远只能隔河相望。 这也就是最后一行所说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表面上是用来修饰河汉(银河)的,实际上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泪滴盈盈。泪滴,晶莹而清亮的泪水。脉脉,表面看似用来修饰眼神的,其实也是用来修饰心理动态的一个词,脉脉含情,说明看得很专注深情其次,这首诗的时空距离跨度是很大的。 首先是写天上,其次写到地上,然后又写到天上,这是距离之远。然后是时间之长。时间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能够想象得到,从早晨到晚上,从春到夏,年复一年,织女想念丈夫而,以泪洗面、容颜消瘦,你看手都是纤瘦纤瘦,形销骨立了,好不容易等到七夕这一天,却还是不能相见、相拥、相抱,地上的这位织女比起天上的织女实在要痛苦得多! 天上的织女好歹还能默默凝视着牛郎,还有可能触摸到指尖,尽管未必全然牵手,但比起地上的织女,好歹还能见上一面,互相脉脉含情地凝视。而地上的织女呢,却是等了一个春夏又一个春夏,仍然不见她的牛郎(丈夫或情人或男朋友)回来。而今天正好又是七夕节了,天上的牛郎、织女都能见面了,而我们呢,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怨艾着,痛苦着,煎熬着,都哭红了眼睛,织女还是不见牛郎。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实是一个比兴手法的运用。 此类手法的运用在古诗中很常见,如”关关雎鸠“以关关”鸟的声音来比兴男女求偶。这里以“牵牛星和河汉女”比兴牛郎和织女,非常自然而生动,以描述事物形象起兴。 此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结尾。结尾属以景语作结,非常具有画面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将牛郎与织女那种相思相见不能相触的痛苦很真切的传达出来了,且留下一种让我们回味无穷、涵咏不尽的艺术韵味。尽管我们都不喜欢痛苦,但是品味痛苦却是常常让我们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 因此这样一个艺术文本,具有打动人心的永久艺术魅力。事实也证明,要论起以七夕为主题的诗来,后世读者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他各种文本,这也是这首诗千百年来历久不衰而一直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所在! 樊雨潺2014.8.3 于 京西北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译赏析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译赏析1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翻译

明月如此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注释

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

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寐:入睡。

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客:这里指诗人自己。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彷徨:徘徊的意思。

告:把话说给别人听。

引领:伸着脖子远望。

裳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

赏析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明月何皎皎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月如此皎洁,照亮了我的床帏;

我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注释

①罗床帏:罗帐。

②寐:入睡。

③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④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⑤引领: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

⑥裳衣:一作“衣裳”。

赏析:

此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关于此诗主题,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写女子闺中望夫,一说写游子久客思归。从全诗情调看,以前说为佳。

此诗写闺怨离愁,诗中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其愁由明月引起。“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夜深人静,孤寂难耐的时候,月光皎洁照耀着床帐。原本“忧愁不能寐”,月光的照临更勾起若许的情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闺室。开头两联,就形象生动地把一个辗转徘徊的孤闺女子亮相于明月清辉之中。第三联:“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女子心头对“客行”在外游子的劝说,有抱怨,也有期许。这一联是对全诗主题的揭示。但说归说,怨归怨,在此时此刻他能听见?他能回来?这满腹的愁思啊该告诉谁去?无可奈何,只好孤独地到院子里去流连彷徨,去对月倾诉。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但月亮照我影,却难慰我情,抬头仰望愈久,而“忧愁”愈添,不得不回到房屋里去,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后两联如泣如诉,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