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陆游的诗词鉴赏

2023年02月13日 08:18:291

一、陆游的诗词鉴赏

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四十五岁以前,长期被执行投降路线的当权派所排挤压抑。孝宗乾道八年(1172),陆游四十八岁。这年春天,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长安当时在金占领区内,南山即秦岭,横亘在陕西省南部,长安城南的南山是它的主峰。陆游在凭高远望长安诸山的时候,收复关中的热情更加奔腾激荡,不可遏止。集中有不少表现这样主题的诗,但多属于离开南郑以后的追忆之作。而这首《秋波媚》词,却是在南郑即目抒感的一篇,情调特别昂扬,充分显示了词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这首词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词中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您采纳

二、十首陆游的诗

①初夏幽居偶题

展尽高槐日渐长,了无蜂蝶为花忙。

青梅旋摘宜盐白,煮酒初尝带腊香。

林下光阴无一事,水边窗户有余凉。

应门不用辞衰疾,车马何由到野堂?

②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③荷花

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

④秋兴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⑤春雨

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

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

⑥村舍杂书

东山石上茶,鹰爪初脱韝,雪落红丝磑,香动银毫瓯。

爽如闻至言,余味终日留,不知叶家白,亦复有此不?

⑦杂感

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

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

⑧渔翁

文叔君房两故人,可怜俱作白头新。

桐江归伴邻翁醉,一笑相看意却真。

⑨感旧绝句

南市夜夜上元灯,西邻日日是清明。

青毡犊车碾花去,黄金马鞭穿柳行。

⑩晨起

老病少睡眠,卧见天窗白。

栖鸟亦已鸣,一一翻去翮。

我起将何之,且复守书册。

收歛万里心,未厌容膝迮。

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

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

三、陆游的诗句

钗头凤 【原文】 其一:(陆游 作)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其二:(唐婉 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

四、陆游五言诗

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少年不自珍,妄念然烈火;眼乱舞腰轻,心醉笑齿瑳。余龄幸早悟,世味无一可;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