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荆轲刺秦王选自哪里?

2023年02月08日 18:34:261

一、荆轲刺秦王选自哪里?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牺牲了。

二、历史上真的有荆轲刺秦王吗?

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的,切记!

荆轲刺秦王整件事情是这样的,首先赵国因为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大人才,把赵国的家底几十万赵军打完,这个时候赵国也就不敌秦国了,而身为赵国后面的弟弟燕国,看见身旁的比自己强大的大哥战败,燕国的太子丹吓得睡不着觉,于是叫来荆轲商量一下,如果秦攻打燕国该怎么处理。

根据秦国的气势秦国是肯定要攻打燕国的,所以荆轲眉头紧皱思索了一阵之后想到了献宝刺杀的计策,然后还要一点诚意就是樊於期的头和燕国最宝贵的督亢地图,燕国的太子丹听到之后有点为难,地图好说,但是樊於期的头,自己可不能下令杀了樊於期,那样自己的声望肯定一扫而空,荆轲知道太子丹的担心,于是没有说话直接走了。

走了的荆轲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樊於期的家里面,和樊於期商量关于刺杀秦始皇这件事情,樊於期因为自己的错误和蹦狈矗庖淮稳戳圩约旱募胰瞬宜,已经被折磨了很多年了,对于荆轲的话非常的赞同,于是二话不说自己自杀了。

太子丹听闻樊於期自杀悲痛不已,可能是真的为樊於期感到悲伤,也可能担心自己的名声,毕竟樊於期是投靠自己的,这样死了怎么也说不过去。

而荆轲拿到了樊於期的头之后再被燕子丹催促之下无奈出发,没有来得及和远距离的友人告别,来到秦朝一切和荆轲想的都一样,最后图穷匕见,荆轲刺杀起了秦始皇,但是奈何人心不足蛇吞象,荆轲想要活捉秦始皇没有成功,反而令刺杀失败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有吧,荆轲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他游历到燕国,被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灭赵后,燕太子丹与田光、荆轲密谋行刺秦王。秦国叛将樊於期得知实情,自刎以成全荆轲。荆轲遂携樊於期人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出发时,他吟唱《易水歌》以告别。秦王在咸阳宫中接待了他,他在献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有的。历史上是真的有荆轲刺秦的,而且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一件事情,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荆轲刺秦王的事情,其实都是经过了后世的改编。

历史上有这个人。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牺牲了。

有的,荆轲刺杀秦王是真实存在的,史书也有记载,正是因为荆轲刺秦,才加速了燕国的覆灭。

三、历史上真的有荆轲刺秦吗

有。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参考资料:

有的。荆轲刺秦王是最早记载于史记的,而且汉代壁画上那也有荆轲刺秦的故事

史记记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p辛胜攻燕。所以历史上有荆轲刺秦。

有的

四、“壮士一去不复返”上一句是什么?这句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首诗是谁写的?

“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上一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整句意思: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荆轲为知已而死,义无反顾,便和着苍凉悲壮的筑(一种古弦乐器)的伴奏,随口唱也了上述的那首悲歌。

这句诗句出自战国时期 荆轲 《易水歌》,作品出处《古诗源》

【原文】

《易水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注释】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_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作品赏析】

这首辞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

【作者简介】

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今属河南省)人。好读书,擅剑术,有胆识。游历燕国时被燕太子丹拜为上卿,受命谋刺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未遂被杀。

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上一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意思是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出自于刘向的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段的原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注释: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_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创作背景: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文言文知识扩展,该文中的常见考点: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说”通“悦”,高兴、喜欢。)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5、请辞决矣(“决”通“诀”, 诀别)

6、燕王诚振怖(“振”通“震”,震慑)

7、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8、设九宾(“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手捧,捧着)

10、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通“震”,惧怕)

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上一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战国荆轲的《易水歌》

作品原文

易水歌

作者: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赏析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

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作者简介

荆轲(?―前227)战国末卫国(今河南鹤壁淇县)人。先世为齐贵族,迁于卫,卫人称庆卿。秦灭卫,亡至燕,燕人称荆卿、荆叔。时秦已灭韩、赵。燕太子丹谋刺秦王政,结交荆轲之友田光,因田光之荐,乃尊荆轲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以秦亡将樊于期首级和内夹匕首之督亢地图出使秦国,欲乘机行刺。向秦王政献图时,秦王政展图,图穷而匕首见。行刺未成,被杀。

“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上一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整句意思: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荆轲为知已而死,义无反顾,便和着苍凉悲壮的筑(一种古弦乐器)的伴奏,随口唱也了上述的那首悲歌。

这句诗句出自战国时期 荆轲 《易水歌》,作品出处《古诗源》

【原文】

《易水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注释】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_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作品赏析】

这首辞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

【作者简介】

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今属河南省)人。好读书,擅剑术,有胆识。游历燕国时被燕太子丹拜为上卿,受命谋刺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未遂被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意思是: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出自于《渡易水歌》,作者:佚名 〔先秦〕

【原文】:

渡易水歌

佚名 〔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译文】: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赏析一】: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gushiwen@laiyo.com完善

鉴赏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赏析二】: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

这个历史被编写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秦时明月――荆轲外传》这本书,其中写了荆轲与丽姬的美丽故事,语言生动优美,值得一览。

【关于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