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月夜》中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 是《月夜》里的! 不止一句的

2023年01月22日 08:53:311

一、《月夜》中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 是《月夜》里的! 不止一句的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简析: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此诗句有相同的理趣.

二、求理趣诗。要有解释和赏析。快!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很小就耳熟能详。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

一,直陈式说理

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例如: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陶渊明《杂诗》

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再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见解独到,直陈做学问、求知识真挚经验,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二,借用修辞说理

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把抽象的哲理于形象的修辞表达中。例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观书有感》

这两首诗是以喻说理最成功的作品。第一首是说: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充实,就能清澈细微地映照出大千世界中不断变幻的天地万物。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保持充实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新发展。第二首以水涨船行喻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依靠其有利条件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再如: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杜甫《后游》

采用拟人手法,是说山水景胜、花柳姿倩,他们无私心,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从而引发出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道理;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杜甫《秋野》

仍用拟人,水深,鱼儿自然感到快乐;林茂,鸟儿愿意回来安栖。从中体会到环境影响的重要,说明只有清明政治,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三,以物象象征说理

以物象来象征哲理,寓哲理于物境,使意象与哲理融为一体。例如:

翟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

此诗借瞿塘峡的艰险,抒发对人世的感慨。妙在比兴的运用,用瞿塘之险象征人心之恶,并层层深入,揭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再如“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均是把深刻的哲理溶于诗句中的物象中,表达了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道理。

四,在生动的景事描写中寄托事理

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景物事件进行艺术捕捉,在诗歌中纯写某种意向意境,再展现某种哲理。例如: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江上》

此诗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面对秋阴不散的江景,诗人的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由山光水色的变化体验到某种人生哲学,人们常用它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一种人生境界,它鼓舞人们在逆境中要自强不息,从而改变人生的际遇,给人以奋进不止的精神力量。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证法的思理取胜。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表达的也是这一道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暗示了以春光为代表的一切美好的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任何力量阻拦不了的。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一个小小叶角,早有蜻蜓立在上边。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观。

三、举出古诗名句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蕴含的理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四声,意思是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首诗本来是朱熹表达生活给作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才使得书法作品更加清秀隽永;现在也可以引申为,只有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保持自己精神的丰富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