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怎么写的?

2023年01月13日 01:21:531

一、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怎么写的?

这就跟我们如今的看图写话一样,范仲淹看到了图,在结合自己的心境写出一个故事,这就有了《岳阳楼记》。

范仲淹就是凭借着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滕子京所送的《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这篇《岳阳楼记》。从《岳阳楼记》的开篇我们知道,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在庆历四年(1044)的时候被贬到了巴陵郡,第二年,滕子京管理下的巴陵郡就已经是政通人和,一片欣欣向荣,于是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

同时,这一年的夏天,滕子京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请范仲淹为修缮一新的岳阳楼写一篇记,同时送给范仲淹的还有滕子京所画的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在九月份就写出这篇《岳阳楼记》。由此我们知道,范仲淹并没有亲自登上过岳阳楼,历史上也并没有明确记载说范仲淹之前登过岳阳楼。

在《岳阳楼记》中:不仅包含了历历在目的风景,更包含着范仲淹对于过往文人骚客的认识,包含着范仲淹心系家国社稷的深沉情感。这些情感并非是泛泛而发,而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深知国家内忧外患,所以范仲淹连同韩琦、富弼、滕子京等人力行改革,但却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庆历五年,范仲淹被罢免,后到河南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之所以为天下人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北宋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以极其凝练的语句描写了岳阳楼头的万千景象,也留下了激励后人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大多数人一定认为范仲淹之所以能描绘出洞庭湖畔岳阳楼上的如此景象,他一定是数次登上过岳阳楼,流连于风和日丽之时,也徘徊于淫雨霏霏之日。有了这样亲身体验,他才能写出这样的风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总结:范仲淹反思自己的为官之道,也反复思考历史上那些入仕为官的读书人的经历遭遇,把思考的结果就体现在《岳阳楼记》中。

他并不认同那些因为仕途的顺利与挫折而或喜或悲,他并不以个人的得失为念,而是心系整个天下,既为苍生担忧,也为朝廷焦虑。

他的人生价值就体现于此,超越了个人的得失。他写这样一篇文章,也是要与自己的朋友共勉。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让我们记住了范仲淹,记住了《岳阳楼记》。

有图可参考,他也不是没有基础就瞎写。写作前,范仲淹收到滕客户寄来的《洞庭秋夜图》,属于看图构图。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积累的材料,范仲淹从小在苏州长大,从小就在太湖看到了很多烟浪。他把所有这些场景都记在心里。

他是听朋友还有就是身边的人叙述,所以他有了一些想法,他才会写出来的。

因为他是看过岳阳楼的画的,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看过那些东西之后就已经有了一个好的构想了。

查阅了其他的资料,同时也有着自身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自己心目中对岳阳楼的崇拜,书写出了这篇岳阳楼记。

二、太湖范仲淹这首诗的意思

有浪即山高,

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

月华三万顷。

三、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宋)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

1、上阕之转折在于“忽”字,将自我生存的意识唤起,从而使得作者脱离归隐自然的混沌状态,而有意识于生存意义的危机。苏舜钦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着光芒,未来之路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

2、全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上阕写作者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下阕写作者深感岁月蹉跎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

3、“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对全词以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做了情景收场。这个结局,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

全词赏析:

从沧浪亭极日远眺,一览太湖风光。虬风物潇洒,澄静深远,烟波浩淼,水流旷远。作者完全沉浸在与天地同乐的沉醉中。其在《沧浪亭记》中说:“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作者自号“沧浪翁”,其人生境界似乎已经达到“乐天”的程度(观代哲学家冯友兰言人生有四种境界:知天、事天、乐灭、同天)。然而,“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突然,某种意识发作猛然将作者拉回到现实中,某种生命的忧思和烦恼在心中升起。而“念”“忽”“急”“还”更是展现了一种意识的时间之流。扁舟急桨,撇浪载鲈,在天地归一的境界中惊现了人生的繁忙和生命的艰难。“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则昭示了人生之路的风雨猝然与曲折蜿蜒。上阕之转折在于“忽”字,将自我生存的意识唤起,从而使得作者脱离归隐自然的混沌状态,而有意识于生存意义的危机。

“沧浪亭”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表达了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故而可以看出,苏舜钦始终摆脱不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很自然响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苏舜钦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上阕一“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着光芒,未来之路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因此,全词以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情景收场。正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

这首词虽侧重写太湖风景,抒发作者愤激之情,但作者由遭谗而退隐,再到心甘情愿地退隐,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狂的心路历程交代得清楚明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的积极人生观。刘熙载有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艺概·词曲概》)苏舜钦这位倚声家深得其妙。词中,他由“烟雾深锁”转为“落日暴风雨”,而至“刺棹穿芦荻”。由“方念陶朱张翰”转为“拟借寒潭垂钓”。再到“无语看波澜”,一转一深,越转越妙,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从而揭示出词作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