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描写“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

2023年01月12日 10:36:171

描写“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

1、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白居易

2、西辞黄鹤去,不尽古今愁;夕照孤舟远,滔滔碧水流。--《别江城》[原](五绝)

3、依稀闻鹤唳,楼上觅仙踪;翘首眺江汉,低头见彩虹;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渺渺千帆尽,滔滔碧浪东。--《登黄鹤楼》[原](五律)

4、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高厦岸边逼,长桥江面横;争先为改革,商贸更峥嵘。--《船至武汉》[原](五律)

5、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游东湖》[原](七律)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7、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拜行吟阁》[原](五绝)

8、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唐・王维《黄鹤楼》

9、高山流水古琴台,一曲知音动地哀;初遇却成生死别,抛残玉轸绝琴骸。--《古琴台》[原](七绝)

10、汉川门北彤崖峭,豪放苏公逐浪东;两赋奇文传永世,一词名句遗寰中;古今往事浪中去,风月秋怀杯内踪;不是周郎挥扇处,更胜烈焰照苍穹。--《东坡赤壁》[原](七律)

读音:[huáng hè lóu]

解释:我国古代的著名楼观。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鹤)矶头。传说古仙人子安从此地乘鹤而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历史: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感慨

1.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出自宋代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译文: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朝代】唐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4、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唐李白《江夏送友人》

白话译文:雪花点缀着翠云裘衣,正当冬季,我在黄鹤楼携酒送你。你马上就要像黄鹤一样振奋玉羽,西飞到长安城――帝王州去。

我虽然是凤,却无琅来充饥,我用什么来赠送你远游呢?只好徘徊顾影,泪满汉江,留恋难别。

5、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现代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译文: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2.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什么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登黄鹤楼》3.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4.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6.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李白《望黄鹤楼》7.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8.泛泛青翰舟,亭亭黄鹤楼。

――贺铸《送左禹赴江夏尉》9.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释梵思《颂古九首・黄鹤楼前鹦鹉洲》10.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

――罗洪先《旅怀・其三・望黄鹤楼》11.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李弥逊《念奴娇・楚天木落》12.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13.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

――赵蕃《代书寄吴仲权》14.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15.黄鹤楼中玉笛,看花吹彻春声。

――管讷《题墨梅送友人》16.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17.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

――钟仕杰《超真观・其二》18.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陈孚《鄂渚晚眺》19.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20.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田锡《读翰林集》21.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22.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23.千峰笑指来时路,黄鹤楼前月是君。

――陈录《偕一之世卿诣楚云台偶作呈世卿》24.送君远作羊荆州,送君西上黄鹤楼。――戴雨耕《送赵侯之任》25.有客欲登黄鹤楼,挂帆十月辞杨州。

――文彭《楚江秋泛为吴子赋》26.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皇甫P《送张子还广陵》27.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

――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28.黄鹤不复来,云深离别处。――陈陶《怀仙吟二首》29.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江万里《题黄鹤楼》30.百千诸佛在何居,黄鹤楼诗锦不如。――释法薰《颂古十首・百千诸佛在何居》31.黄鹤楼头玉笛吹,无缘得见蓝桥妪。

――张凤翔《红梅》32.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方孝孺《江山万里图》33.黄鹤楼东卖酒家,王孙清晓驻游车。

――乃贤《京城春日二首・其二》34.要知觌体难藏处,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方《诸佛居何国土》35.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36.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37.黄鹤楼中月白,鹦鹉洲前水流。

――章甫《太湖秋晚・黄鹤楼中月白》38.黄鹤楼头仙不回,青鸾镜里人难老。――徐庸《送徐以_游武昌次陈孟英先生韵》39.碧鸡关外先秋约,黄鹤楼前今雨情。

――黄衷《送江侍御》40.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41.青山黄鹤楼,白水黑龙潭,野猿啼碎胆。

――乔吉《中吕・红绣鞋・竹衫儿并刀》42.安得先生与之游?买酒共上黄鹤楼。――王冕《孙元实春游图》43.仙人黄鹤楼,待子洗壶觞。

――徐祯卿《江上逢许员外》44.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李白《江夏送友人》45.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曾鲁《赠黄道士还九宫山》46.黄鹤楼前秋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饶廷直《夜游黄鹤楼遇道人》47.黄鹤楼前帝子宫,古来形胜控江东。

――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48.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49.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50.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51.大悲阁前是鼎州,黄鹤楼前鹦鹉洲。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金气黄枫半叶红》52.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53.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54.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j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55.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56.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揭菟埂睹挝洳57.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

――刘因《送徐生还鄂》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黄鹤楼。――史谨《登岳阳楼》59.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60.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汪炎昶《闻笛》61.平生落魄嬴得虚名留,也曾椎碎黄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

――解缙《采石吊李太。

3.有关黄鹤楼的古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简介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原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约略的可分成前后两层,前四句讲仙人已去的寂寥,后四句说俗人眼下的惆怅。至于诗中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物事等解释,我就不赘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释都是精细得很,比我的瞎说要好得多,读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说因这首诗传下来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后盛传此诗,认为它是七律的最优范式。

其实这诗照七律的戒律来比对,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无奈这个崔颢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鹤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让你有道不清的感怀和情怀,你还能顾得上什么拗不拗啊?接下来的就是眼前晴川历历在目、芳草萋萋可见,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于是,接踵而来的便是思仙引发的思乡之情,真真的烟波江上愁不断了。撇开后来李白评价的因素,你说这诗读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后来有了李白评价的传说,更使本是上品之优的诗篇优而优之了。照《唐才子传》的说法,崔颢诗成且提之于黄鹤楼上后,某次李白亦赴彼游,“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崔颢的这首诗竟然把个诗仙给羞走了,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罢手,可见是诗之魅力!后人考证,认为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来。

我们也就相信这个“考证”,姑且算为想象杜撰而来的吧。但有两点是真实的:其一,李白真的是游过黄鹤楼,有诗为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且另有一首《望黄鹤楼》的五言十韵长律亦可为佐证。

其二,李白真的是羡慕崔颢的此诗,因为李白的诗作中至少有两首七律是仿效《黄鹤楼》的。一首是《鹦鹉洲》,诗云“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另一首是《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想一下,李白为什么要仿崔颢的模式来这么两首呢?一定是他真的是羡慕已极,定要找个题材试试身手,于是就选中了“鹦鹉洲和凤凰台”这两个所在作诗题比划这么一把。

结果如何呢?我想,这应该是两种评价,一个是李白自己,他一定认为,象崔颢那样写出来不成问题,更不成难题,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种境界,会强于他的。

所以李白的诗在其后的时光中总是以意领先而必胜。外人的评价呢,觉得这李白之仿作实在是不如崔颢的好,应警告后代们,仿写为一大禁忌。

但也总觉得这崔颢除此诗外它诗已真的不是绝佳了,哪能比之于李白呢?后来的不如李白,是崔颢傲了呢,还是灵感不常在了?其实,崔颢之一诗仅是瞬间一感的“偶悟”,李白之一生则是通达坦荡的“彻悟”,二人的区别不过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一种称之为“慧根”的说法,认为慧根是先天所赋,但经后天的修炼方可得到激发而生成慧智---这是我说的。

我就琢磨这个慧智的生成条件:初生的孩子们彼此相差不多,应该说是都有着不错的慧根,余下来的问题就是以怎样的激发方式来出现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一是专注式修炼,二是气功式修炼。

前者在于静思凝思后的感悟生慧,后者在于沉思静守后的智慧升华。可能友人问,如此烦难,怎能修持,难道还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你留心过书、画家们的入态情形没有,那种专注与气功的静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在为书作画时就有灵感相伴,于是,不但是生灵感,且长寿。

我们所说的来于慧根的慧智就是这种灵感,只不过气功下生发的慧智是个相对持续的过程,而专注于某事件生发的灵感是个短暂闪现的过程,区别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说得清楚了,作任一种学问、写任一种东西,是要有慧智或灵感相伴的,有了这种东西才能出凡入圣,在为诗上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