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
花在古代诗人笔下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古代有什么借花抒情的诗句?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借花抒情的古代诗句 1、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2、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5、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T・越调春雨》
6、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7、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8、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9、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曹组《蓦山溪・梅》
10、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1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2、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13、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14、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15、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借花抒情的诗句精选 1、浴凫飞鹭澄波绿。――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2、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3、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4、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薄度鸷紫伞っ贰
5、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陆薄度鸷紫伞っ贰
6、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曹组《蓦山溪・梅》
7、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雪里梅花诗》
8、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9、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10、茨茹荷叶认零星。――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
11、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2、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3、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4、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5、空为梅花白了头。――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关于借花抒情的诗句 1、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2、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吴绮《惜分飞・寒夜》
3、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薄度鸷紫伞っ贰
5、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6、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7、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8、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9、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0、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张炎《疏影・梅影》
11、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12、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3、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朱颜《一萼红・盆梅》
14、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辛弃疾《念奴娇・梅》
15、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黄升《酹江月・夜凉》
16、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17、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18、暗香浮动黄昏月。――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19、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朱颜《一萼红・盆梅》
20、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