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代关于出行速度的诗句

2022年10月30日 12:00:019

1. 有关于古代交通的诗句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

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 古人出行观念的诗句 古代交通工具及出行观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别何时遇?望望不可见,连山起烟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古代,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差,横渡大海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航海者仅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不是艰险至极吗?你看,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奇诡、恐怖的感觉,把海上航行的艰险和对友人安危的忧虑联系起来,你就不难发现古人为什么那么看重“送别”,这几乎就是一种“生死离别”。

3. 古代交通工具古诗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 涉及古代道路、交通工具的诗句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

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1.《蜀道难》: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古代的道路――栈道。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可见当时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从这首诗来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马,其交通设施是驿站。民间通信主要靠专使骑着驿马,一站一站送达。

3.《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从汉代以来,阳关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4.《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衡),即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入唐。仕于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与李白,王维等交往颇深。753年,回国途中,遇狂风暴雨阻挡,重返唐,死于长安。虽然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如船体比前加大,结构更加坚固,指南针、牵星术、航海图以及季风助航普遍应用),航海活动进人了繁荣时期,但海上的风浪还是阻挡了晁监回国的路。

5. 关于古代的交通速度 查来的各类说法略有差异,不过大致不差,我把有用的分别列示如下:

一、步行和骑马速度:

1、三国最著名的急行军――老曹追击刘备,五千精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行进中重创刘备陆军。

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8天行军800里,平均每天100里。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此战霍去病六日内转战千余里,平均每日行程应该在160里以上。

顺昌之战时,完颜宗弼率金军不到7天疾驰1200余里,平均每天170-180里。当时金军留下攻城器械,炮具,是轻装急进。

2、步兵一天估计20--30里,骑兵应该大致是60---80里

考虑到普通行军时,一昼夜要包含睡眠时间、用餐时间、休整时间等,那么24小时内有效行走时间恐怕最多8小时左右;而且带甲执械负重行走、并需保持队形,速度打折,正常每小时健步行走4-5里路(有如在上海您从杨树浦港桥走到虹口港桥的距离),即每个时辰8-10里路。所以普通一昼夜步军行军30-40里不算慢。

3、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对高速行军带来的危险说得很清楚:“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4、汉里约等于今天0.7里

唐之后,里则约等于今天0.9里

二、信息传递方式:

1、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2、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3、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4、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虽然较快,但只能起到报警的作用,很难满足掌握敌情,指挥作战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从殷商时代的“来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传送官府文书的更加严密的邮驿制度,并与烽火台互为补充,配合使用。

5、明代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清初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19世纪中叶以后,驿站经费多被官吏贪污中饱,驿政废驰。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6、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当时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

虽然是盗版过来的,但是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