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一片树叶的现代诗歌解析?

2022年10月25日 13:46:5616编辑

《一片树叶》是日本著名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非常有名的一篇作品。

在本文中,作者借着对一片树叶由萌芽到凋落的过程的描述,抒写了对四季变化生死轮回的深切感悟。文章深刻而不古板,洗练而不简单,可以说是意到笔随,兴会标举,水到渠成。

纵观全文,景中有情,情中有理,三者浑然一体;《一片树叶》可谓尽得散文真谛。

对现代诗歌的困惑

  关于这个问题,说得复杂一点儿呢,就是境界问题,你境界不能与作者齐平。

说得简单一点儿呢,就是美学上所讲的,你的阅历不够,无法复原别人诗中所表达的美。

楼上有说“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从理论上说,只要你能“意会”的,都可“言传”。除非是你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词汇量不够。
  

中国人的写书著文,有个讲究,叫做“言简意赅”就是说用最简洁文字表达最深刻的意义。所以古文总让人觉得晦涩难明,而这一点发展到及至就成了通常的“文案”诗歌,或称“案头诗歌”。

相对于古诗,现代诗歌所去掉的只是形式上的框架,在表现形式上有更大的自由性而已。
  其“言简意赅”的烙印仍在。

具体表现多样,而大多数时候就是“寓意于言外”这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评鉴诗歌往往就提时代背景啦,作者当时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啦,这个词饱含什么意思啦,那句话又影射什么啦,等等等等,总之就是让人看起来似乎反而与他们的诗本身无关似的。
  
  这不是穿凿附会……可惜多数阅历和见识达不到的人见了那些诗歌评鉴后往往不屑一顾,认为穿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古人提了个“悟性”,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给你说说了你还是不懂……即便勉强死记也是搬不了家的。

啊,扯远了,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更容易读懂诗歌呢?很简单的一句话“功夫在诗外”!。

楼上那首是不是打油诗来的!!现代诗歌总觉得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也许就是现代诗歌衰落的原因吧!诗歌诗歌,本是要吟诵的东西,有些诗是看不怎么明白,但是你读的时候,那种感觉,那种意境就出来了!

那就看别的去吗?

我也曾有和你一样的困惑.后来知识人学友开导我说:现代诗歌这个概念很宽泛,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不要给自己人为的加个框框,形式和内容都可以多样化,注重于自我表达(当然也需要别人承认).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附后),我看了以后觉得确实很大众化,很贴近生活.

附件:

我妈蒸包子

不是韭菜馅

就是茴香馅

我妈蒸包子

不习惯小火

我妈蒸包子

每个摺都一样多

我提示她大可不必

拿蒸包子

太当回事

不知君以为如何.

请介绍一下诗歌,和诗歌的格式.

  诗歌
1.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
  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2.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另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
  
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词
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体裁。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几个字。
  如《十六字令》,最长的不过240字,如《莺啼序》。一般认为58个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如《兰陵王》)、四叠。
  
4.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盛行于元代以后。
曲有散曲和剧曲之分。散曲只供清唱吟咏之用,
剧曲进入戏剧,成为唱词。曲有曲牌和宫调。曲牌是一支曲子的谱式,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都隶属于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若干个曲牌。
  
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单支曲,每支小令只有一个曲牌,一韵到底;套数(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宫调内,联接许多曲牌成为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不仅可用于写景抒情,也可以叙述一个故事片断。如睢景臣的《般涉调。
  高祖还乡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诗和歌词。
  
诗歌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诗不能全等于近体诗。
与广义相对的格律体裁相对的诗歌体裁,则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等。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体,是指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机关搜集保存而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一体。
  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等,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分类情况,当我们面对一首具体作品时,就很容易辨识其体裁类型了。譬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日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有人说是律诗(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第222页),但按律诗特点看,这二首诗无论如何,不能算作律诗。其实,陈诗题目已明示:这是一首歌行体诗;至于白诗,仔细分析,则应是一首三言、七言错杂运用的新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