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标准就有以下几点:
1、字词句准、精、美。就是说字、词、句,要正确,准确、形象、精炼而优美。
2、符合押韵,读之朗朗上口。
纵观中外历史的名篇佳作,几乎每篇都有这个特征,无论是《诗经》、《乐府诗集》,还是唐诗、宋词里的脍炙人口的佳句,都有这个特征。诗歌只有有押韵才让诗更美丽。因为符合押韵的诗变成歌曲之后就会特别悦耳动听,是非常美的。
3、有其逻辑性,是有线索的。好的诗歌非常注重逻辑性与线索,让读者一步一步逐步的前行。我们很多近现代诗没有逻辑性,只是在喃喃自语,可是我们却把这样的文字当作诗。
4、有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一定要有真的情感,因为真情才能够让人动心。
5、诗歌要有意义,要吸引人、感动人、鼓舞人。
诗歌一定要感动人,这就要求作者一定写真实的情感,不能带有虚假的感情。就像真正的风景才最能打动人,每个读者就像一面镜子,你给它甜甜的微笑,它也会还你一个笑脸。
现当代文学中三个崛起指的是?
中国新诗百年历史
“一谈、三崛起、二潮”三大诗学理论为架构的支撑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三大新诗主潮,即:白话诗主潮、朦胧诗主潮、低诗歌主潮
所谓诗学理论“一谈”,指的是胡适的诗论《谈新诗》,它是总结和概括“五·四”时期白话诗创作实践经验,推动白话诗主潮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诗学理论“三崛起”,指的是谢冕的诗论《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诗论《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诗论《崛起的诗群》。
三个崛起论
三个崛起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
中文名
三个崛起论
类型
哲学术语
具体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主要思想有:
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
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
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
中国现当代三美主张名词解释?
⑴闻一多1926年在《晨报·诗镌》上发表《诗的格律》一文系统地总结了他早期的新诗建设理论。
⑵提出了“三美”的主张,这就是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⑶闻一多、徐志摩、朱缃等人在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去实践,⑷他们在诗歌艺术方面的追求,对推动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著名现代诗歌作家有谁?
1、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3、卞[biàn]之琳
卞[biàn]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4、王辛笛
王辛笛,原名馨迪。诗人。(1912~2004.1.8)祖籍江苏淮安,生于天津。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6年至1939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语文系进修。回国后,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秘书,诗歌音乐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48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上海烟草工业公司、上海食品工业公司副经理,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珠贝集》、《手掌集》、《辛笛诗稿》。妻子徐文绮是民国名媛。三女儿王圣珊也是英语翻译。
5、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