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带九其悔的诗词(虽九死其尤未悔)

2022年09月09日 07:39:1622

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后,被台词里面的古诗词深深打动,这些古诗词,有的是当年曾经学过的,记忆尤深,有的是第一次听,但因戏动情。今天的主角是诗词,但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背后究竟还有什么我们想要挖掘的秘密?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不二情书”四个字即可查看

今日文创新闻:《跑男》西双版纳录制照曝光 苏有朋张涵予担任嘉宾、上海迪士尼小镇“五一”人气“爆棚”!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0502”即可查看

接下来是诗词的时间:

1.去国怀乡

场景还原:这句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Daniel(吴秀波,洛杉矶房产经纪人)到林爷爷(秦沛,Daniel的客户)家里,爷爷给Daniel看自己写给孙子的信,信中写到“汝去家满载”,古文基础扎实的Daniel当即说到“爷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用的也是这个‘去’字”,赢得了爷爷的好感。第二次是欠了赌债还不起的姣爷(汤唯)答应富商邓先生(王志文)的要求,陪他去拉斯维加斯跨年,无奈的姣爷在信中对Daniel说:“教授,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两种都不是,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无奈而又悲壮。

带九其悔的诗词(虽九死其尤未悔)

诗词出处:北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

《岳阳楼记》 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2.此心安处是吾乡

场景还原:Daniel想让林爷爷把房子卖给自己,劝爷爷在哪儿住都一样,爷爷说:“这句话苏东坡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

诗词出处:北宋▪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这首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场景还原:姣爷在给Daniel的一封信中质疑《查令十字街84号》描述的爱情故事,认为古典爱情很矫情,Daniel回信到“爱情中哪有矫情一说,你听没听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啊?”

诗词出处:金代▪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咏物词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全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在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是为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场景还原:姣爷(汤唯)认为Daniel 是一个无聊的老教授,有着“危险的念头和下流的欲望”,Daniel回到:“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表明自己对一切亲密关系的不信任。

诗词出处:南宋▪辛弃疾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此词是代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抒写相思离情,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则寄托的是词人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优美的婉约词。

5.长恨人间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场景还原:Daniel的情人突然告诉自己她要跟别人结婚了,Daniel给姣爷写信到:“长恨人间不如水。”对爱情的失落和失望溢于言表。

诗词出处: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6.三千弱水深

场景还原:姣爷因为赌博欠了一百万的赌债,被追债的姣爷鬼迷心窍间偷了富商邓先生(王志文,赌客)的一百万万筹码之后,影片中出现姣爷和Daniel的幻影之间的对话,Daniel对姣爷说:“三千弱水深啊,姑娘!”劝她把筹码放回去。

诗词出处: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三千”,盖出于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是数量多、范围广的意思。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场景还原:姣爷欠了赌债没钱还,被黑社会追到家里泼了一墙面的血,还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放到姣爷家里,姣爷让三个孩子每人背三首古诗才能睡觉。

诗词出处: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8.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场景还原:没钱还赌债的姣爷无奈间答应了富商邓先生的要求,陪他去拉斯维加斯跨年,希望借此能让邓先生帮她还债。无奈的姣爷在信中对Daniel说:“教授,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两种都不是,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无奈而又悲壮。

诗词出处: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带九其悔的诗词(虽九死其尤未悔)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场景还原:如上

诗词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其中,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10.勿惮劳,勿恃贵。

场景还原:这句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Daniel把林爷爷写给孙子的信帮忙翻译成英文,孙子看不懂古文。信中写到:“汝今已学成,更应努力上进,勿惮劳,勿侍贵,家中悉好,不必展读,不欲分汝心。”第二次是邓先生答应帮姣爷还一百万的赌债,但条件是陪自己五天,一天二十万,原本以为邓先生对自己有真感情的姣爷愤然离开,想起Daniel曾告诉自己“做人‘勿惮劳,勿侍贵’”。此时的姣爷对爱情已失望透顶。

诗词出处:清▪张之洞 《诫子书》

节选: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飞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

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1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场景还原:Daniel去看望心脏病发住院的林爷爷,爷爷因为Daniel骗自己签了卖房授权书而不愿见他,只让奶奶转交给他一个字条:“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Daniel让爷爷签了一份卖房授权书,却骗他说是保险,爷爷得知后非常生气。

诗词出处:晋▪陆机 《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不饮盗泉之水,是古代留用至今的一句俗语,字面意思是,只因此泉名为盗泉,所以即使口渴,也绝不饮用一滴。后用于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的高尚节操。

12.云中谁寄锦书来

场景还原:经过一段时间的信件往来,姣爷和Daniel爱上了彼此,就在这时,碰巧也在读《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诗人(祖峰)出现在姣爷面前,诗人说自己喜欢这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美好等待,让姣爷猜想这可能是与自己通信的教授。

诗词出处:北宋▪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13.谈笑有鸿儒

场景还原:姣爷与诗人互有好感,并愉快地相处了几天,然而姣爷偶然发现诗人竟是有妇之夫,失望而生气的姣爷讽刺诗人到:“我还以为你们知识分子都是‘谈笑有鸿儒’呢!”

诗词出处:唐▪刘禹锡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场景还原:除夕前一天,身处洛杉矶的Daniel只身一人,到唐人街的中国餐馆买饺子,街上热闹的舞狮场景,却让Daniel不禁感叹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孤独和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诗词出处: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场景还原:14岁就离开父母,只身一人前往洛杉矶的Daniel,经历这么多年一个人独自艰难打拼后,在这一年的春节受邀来到爷爷奶奶家过春节,感受到爷爷奶奶家过春节的温暖后,发出感慨。

诗词出处:晋▪李密 《陈情表》

节选: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16.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场景还原:爷爷去世了,Daniel征求奶奶的意见为爷爷立一块碑,奶奶遵循爷爷生前的意愿“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将爷爷的骨灰带回老家湖北秭归,撒入江中。

诗词出处:北宋▪苏轼 《屈原庙赋》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②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③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17.父母在,不远游。

场景还原:爷爷去世后,奶奶把房契给了Daniel,对他说:“原来是‘父母在,不远游。’现在是‘儿女在,

父母不远游。’”之前爷爷不想卖房子,是怕卖了房子就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

诗词出处:《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本文作者:李秋菊

招募小伙伴啦!1. 坐标,帝都!2. 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功底扎实,掌握新媒体稿件撰写技巧。3. 广告招商、自媒体运营达人简历及作品投递:sure809@163.com,或者直接联系个人微信:sure809,备注“编辑”,等你一起来!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