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对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失败方,“十分天下居其九”的前秦自此从巅峰滑落,短短几年时间,便宣告分崩离析,中原地区重新陷入了混乱之中。而作为胜利一方,东晋王朝此后数十年再也没受到异族的入侵,维持了相对和平的良好局面。
历代史学家分析此次战役东晋的获胜原因,总是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主战派领袖、侍中(事实上的宰相)谢安。正是由于他的决策谋划和用人得当,才取得了这场力量对比异常悬殊(八万对八十七万)的“淝水之战”的最终胜利。
捷报传回,此时还在和友人下棋的谢安听闻后,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小儿辈已破贼”(前线将领如谢石、谢玄等都是他的兄弟子侄),不过后来他跨过门槛时所穿的木屐根折断还是说明在云淡风轻的背后,内心依然是心潮澎湃。这一画面也从此在历史中定格,成为指挥若定的一个经典瞬间。
而今天要说的是“淝水之战”之前的有关这位一代名相的故事。
(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句诗点出了在东晋时期两个最为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由于王家的代表人物王导是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的首席功臣,因此世人也常言“王与马共天下”,以此来说明琅琊王氏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
陈郡谢氏的发迹史正是始于“淝水之战”,按照历史学家的观点,如果没有“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中国的历史将改写,华夏汉文明将被北方蛮族的彻底灭亡。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南朝为隋唐的盛世繁华奠定了基础,可见淝水之战的影响深远。
凭借在“淝水之战”中所立下的盖世功勋,陈郡谢氏才从一个普通士族变成了与琅琊王氏并列的最高名门望族,这两族的名望在当时是连五代皇室(东晋,南朝)都比不上的,有一个事例很能说明王谢两族的显赫地位。
南朝梁时期,“侯景之乱”前夕,刚刚投降过来的侯景上书向梁武帝请求和王谢两族联姻,谁知一向对其比较大方的梁武帝萧衍却拒绝了他的请求,说的很直白,“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王谢两族的门第不是你侯景能攀附的上的,你还是退而求其次,在朱氏、张氏等世族中寻找佳偶吧!
侯景没辙,后来娶了萧衍的女儿,可见当时皇族以门第论确实比不上王谢两族的。
出身在这样家族的谢安,可想而知,肯定有一个傲娇的童年,不管是所受的教育,还是所接触的人物,都是当世顶级。
俗话都说三岁看老,童年时候的谢安便以沉着冷静和智慧过人著称。
很多名士见到他之后都对其赞许不已,当然,这种赞许有多少是场面话,就不得而知了。
(图)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太常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的从弟。
那时候想当官,还没有科举一说,主要靠家世和别人推荐。这些对于谢安来说都不是问题,因此成年以后,很快便有人推荐他入朝为官。
可惜年轻时候的谢安志不在此,多次拒绝朝廷的征招,最后实在推脱不过,勉强答应就职,不过仅仅干了一个多月,他便受不了当官的生活,直接辞官回乡了。
最后更是索性隐居在会稽郡的东山,和王羲之(你没看错,正是大名鼎鼎的“书圣”,他的粉丝都是帝王将相级别的)、支道林等名士纵情于山水之间,对弈、打猎、吟诗作画、挥毫泼墨,生活好不惬意。
由于谢安雅量高致、为人豁达,颇有名士风范,加上他屡次拒绝入朝为官,使得他在士大夫之间的声誉扶摇直上,许多人也以能与其交往为荣耀之事。
公元359年,谢安逍遥自在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他的弟弟谢万率军北伐前燕,结果由于自己判断失误、指挥不当,吃了个大败仗,他自己仅以身免,狼狈逃回建康。
这件事情对于陈郡谢氏在朝野的声望有很大的打击,为家族考虑,此时年近四十的谢安决定出来为官,重振家族的声势。
他入朝不久,征西大将军、权臣桓温便邀他担任军中司马一职,桓温的面子肯定要给,他很快决定前去赴任,在百官为他送行的途中,御史中丞高崧和他开了个玩笑道:“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
谢安先是一愣,而后和其对望一下,两人哈哈大笑。(成语“东山再起”正是源于此)。
到了桓温账下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桓温对其赏识有加,颇为器重。但是谢安发现桓温野心勃勃,隐然有取东晋而代之的想法,明显和自己不是一路人。适逢不久他的弟弟谢万因病去世,他以此为理由,离开了桓温。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弟弟丧事处理完毕后,他又被朝廷任免为吏部尚书,他和桓温之间的故事还没结束,随着桓温在北伐战争中(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秦等)战功累累,他在朝野的声望也空前的高涨,朝廷先后授予他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等显赫要职。
但是人的野心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
在第三次北伐前夕,桓温已经做好打算,打算得胜归来后,直接入朝废帝,代晋自立,谁知道他在“枋头一战”中遭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不败名将慕容垂。
数万大军被慕容垂率领的八千前燕人马打的大败。经此一战,他在朝野威势大跌,虽然在“寿春一战”中桓温获得胜利,但是和“枋头一战”的惨败相比,还是不值一提。
为了重塑威权,他决定来一剂猛药,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皇帝司马奕。他指使人诬称司马奕因阳痿不能生育,让宠臣相龙、计好、朱炅宝等人与后宫美人私通,所生三子将冒充皇子建储为王。从而让皇室蒙受耻辱。
虽然知道这是桓温的阴谋,但是没办法,东晋的主要军事力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褚太后迫于无奈,只得下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而后,桓温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图)桓温北伐
他的举动连隔壁的前秦皇帝苻坚都看不下去了,苻坚对大臣道:“桓温此前败于灞上,而今又败于枋头,十五年内两次使国家军队遭受重大打击。不但不反思过错,向百姓谢罪,竟还废黜君主。六十岁的老叟如此举动,如何自容于天下?”
不过,由于谢安、王坦之(太原王氏)等人在朝中的勉力维持,东晋王朝虽然有更换皇帝的窘迫,但暂时还没有沦落到亡国的绝境。
东晋帝国的重大危机很快在公元373年到来,先前即位的司马昱已经因病驾崩,新帝司马曜登基不久,桓温一方面打算乘着其立足未稳之时,同时也预感自己年迈多病、时日不多,准备过一把皇帝瘾!
他以入朝觐见皇帝为由,带兵很快来到新亭(建康宫城的门户,南城外的重要军事堡垒),准备发动代晋自立的政变,朝野局势一时剑拔弩张、人心惶惶。
甚至连建康城中的百姓都纷纷传言,桓温这次入朝要杀掉两个辅政大臣谢安和王坦之,然后倾覆晋朝天下。
在这种形势下,王坦之非常害怕,几次撂挑子不干,不过都被谢安拦下了。他对王坦之道:“晋室存亡,尽在这两日迎接桓温的行动中!”
桓温抵达建康后,百官夹道欢迎,场面宏大,随后桓温设宴款待众臣。当看到随桓温而来的一众虎贲之士衣甲鲜艳、杀气逼人,许多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吓得脸色惨白,重臣王坦之更是紧张的连手版都拿倒了。
而作为百官之首,谢安神色坦然,从容入席,待他坐定后,首先向桓温发难:“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卫在四邻,明公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置人呢!”
由于和谢安有旧交,同时对他在朝野的声望也颇为忌惮,桓温也不好直接撕破脸皮,毕竟他是个有操守和底限的权臣。他笑着道:“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说罢一挥手命人撤去帐后甲士,与谢安笑谈良久。
(图)东晋
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以及他非常鲜明的忠于晋室的政治立场,导致桓温没敢下手,不久便悻悻就退回了驻地姑孰。原先王坦之的声望与谢安齐名,不过至此以后,众人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朝廷柱石。
不久后,桓温病重,他让手下袁宏起草奏疏,让朝廷给他加九锡(朝廷对大臣的最高礼遇,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如王莽、曹操、刘裕等都享此殊荣,也被看做是权臣篡位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奏疏到了谢安手中后,他当然明白此事的敏感性,但是如果直接拒绝的话,他又怕授把柄于桓温,因此他借口奏疏需要润色和修改为理由,拖着不发,这一拖拖了十几天,结果活活把桓温给拖死了,桓温一死,九锡一事自然也烟消云散。
此后谢安由于自己卓越的才干和忠心为国的品质成为当之无愧的朝中第一人,直至“淝水之战”,将他的功业也推到了巅峰。
毛主席后来称赞道:“谢安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水之战立了大功,拖住桓温也立了大功,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
————————————————————————
本文转自历史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