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三衢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2022年08月21日 14:15:5126

《三衢道中》的诗意是: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原文三衢道中

作者:曾几

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三衢道中》是诗人什么时候于三忂山中所作?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三忂道中》诗人曾几北宋末南宋初人。是陆游的老师。陆游为老师作了《墓志铭》。曾几的诗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这首诗是他众多诗中的一首小诗。他的诗作颇多,特别的是他的诗,用词简单明了易读易懂。于他的书籍相比较,即越是大学问,大家,写出的诗愈对民众愈简单。《三忂道中》诗意盎然,春意盎然。浙江三衢山的一路游历,写出了山的美,溪的美,路上所见。他看到了春天黄梅挂在树上,在明媚的春光里。他泛舟小溪上边走为赏。弃舟上山折回头去写,来时路绿树遮荫,黄鹂枝头鸣唱。用的笔法是不减来时路,用否定来表示正面意思,收笔接住。瞬间收笔更不突兀衔接自然。娴静江南春景呼之欲得。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说明梅子将要成熟,正是江南初夏,农历五月份的时侯。天天都是晴天,晴日催着梅子成熟。这首诗曾经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老师教过。诗人当时路过三衢山,难得一路上林荫匝地,凉爽宜人。他从小溪乘舟而行,溪水尽头又弃舟步行。上联写去程,下联写归程,一来一回,陶然自乐。尤其是归来时这幽静的山林里又传来黄鹂婉转悦耳的叫声,更令诗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这黄鹂声可谓是诗人在动静相宜的意境中的点晴之笔,令整首诗的诗意升华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

曾几的三衢道中全文是怎样的?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②〔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③〔却〕再,又。

④〔阴〕树萌。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乘小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绿树成萌,不亚于来时之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赏析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

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所以诗人强调“日日睛”,“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却”是“再,又”的意思,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既表示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添得”和“四五声”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全诗有声有色,以动衬静。晴空、舟行、绿阴、鸟鸣,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