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为什么说做格律诗“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

2022年08月20日 21:02:5435

再好的文字,也要文随意就,千万不可因文害义。古诗词,对平仄韵律有要求,应在可控范围里尽量遵循,如果确实需要突破,我以为,不许迁就,尽可突破。毕竟,不可忘了作文的本意。

基本规则还是要有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否则干脆写散文得啦!还谈什么诗词?当然时代不同了,也不能太拘泥于八股式的对仗平仄。有少许突破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唐宋大家们也是推出新,才推动了诗词的发展的。总之,格律诗既要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则的同时也不娟在小的地方’因意而作一定的变化。前提足不能妨碍意的抒:发!诗言志说的就是这道理。

现在有好多作者都写不好七律,为什么他们都会写上七律二字呢?

什么是七律?七律是格律诗的一种。格律诗又称近体诗、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成熟于唐末。后北宋欧阳修等人,又奉皇命整理而完成的格律,称为格律诗,简称“律诗”。 现在通常学习的格律诗,都是以欧阳修的宋律为准,违者即失律。 自欧阳修之后,律诗的格律要求就再无变化,一直沿用至今。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律诗共八句,其中每句七字的叫七律,每句五字的叫五律。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中间各联都对偶,平仄还需满足替、对、粘等要求。律诗很美,有格律,有韵律,还有意境,正是这些律才造就了律诗独特的美感。因此,虽然1000多年过去了却仍然受到大众喜爱的原因。  现在为什么有作者写不好七律,却冠上七律之名呢?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模仿写作。毋庸置疑,现在是科技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中华诗词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人们已经很难象古人一样,接受古诗词写作教育,诗词已然小众。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创作古诗词,喜欢律诗之美。在无法接受完美古诗词创作教育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诵读古诗词模仿写作,或者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参加业余培训班。但由于学习不系统不具体,甚至各种资料之间相互矛盾,所以往往写出的七律难免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不过这都属于情有可原,只要继续保持对古诗词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储备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二、不懂格律。这是有人真不懂律诗,看到别人的诗写上了“七律”二字,以为每诗八句、每句七字就是七律,只要凑齐了字数、句数和韵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认为是七律创作了。这是想当然的毛病。不过,只要保持一颗诗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这些毛病都会纠正过来。

三、为意境而失律。因为律诗有字数、平仄、对仗、节奏和押韵等要求,不像其它诗体,受格律所限,创作难度更大。有时候为了满足这种格律要求,就必须变换所用字词,这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学功底。但变换了字词之后,往往会使意象、意境与立意发生变化,或感到牵强,或感到不是作者本意。所以,就会有人为了适意而出律,但基本格律还是遵守的。

四、不愿遵守格律。还有一些诗歌创作者,写的作品无格律也不押韵。他们不愿意遵守格律,只想借律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境,认为格律束缚了自己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反正认为都是新时代了一切以我为主。只想要律诗之美,不想受格律所限,这有点近似耍无赖了,就象一个人既想过文明安宁的生活,又不想遵守国家法制法规一样。

五、抬杠。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个性独特,逆反心理重,你认为不是七律我偏偏写上七律之名,不服你咬我呀。这种就是纯属抬杠了。

分析下来大抵就是以上五种原因。答主还是认为如果想写律诗就遵守格律,不想遵守格律就写古体诗或自由诗。只要文笔优美写出精品,大众仍然还是喜欢的。最后为了呼应问题,呈上一首答主原创七律《回首》,符合格律要求。

序换莺啼几度愁,繁花落尽自怀幽。

半生热血同虚梦,一镜朱颜到白头。

倦蝶欲凭风远去,孤魂空逐意难休。

不堪回首红尘路,愧负凌云百丈楼。

这个问题太好回答了,他们以为七言八行就万事大吉,一般人却不愿也是懒得学,便自以为是,但你别批评他,如果你指出他的谬误,那就麻烦了,最后会脑羞成怒而出言不逊,漫骂真至被封楼。不要理这种人,不管他冦以代么名号,头条里还是要看文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