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哪个版本的唐诗宋词好?

2022年08月12日 16:08:359

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图解详析,感觉很不错,在这里特别向您推荐。

首先,这套书都配有和诗词内容一致的彩图,画面精美,让人爱不释手。每页的正文,译文,注释用不同大小的字号排版,重点一目了然。正文字号很大,有利于孩子朗读和保护眼睛。图文一致的编排,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诵读的同时,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插图,初步培养孩子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

其次,这套丛书不但精心挑选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而且还增加了几个辅助性栏目:作者简介介绍了作者的生评和作品风格,让我们对作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注释部分和译文对诗词中难懂的词语和典故,以及难读的字都做了解释和注音,有利于节省时间,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赏析部分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诗词的写作特点和意义,有利于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除了这几部分之外,还有诗词的品赏知识,有利于扩展课外知识,更好地理解诗词总之,我感觉这套丛书既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我们成年人自己欣赏研究。以上纯是自己的见解和实践,希望能帮助到你。

《沁园春.雪》如果放在宋朝,相当于什么水平?

谢谢邀请!

《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通文·文辞》云:文所以载道也。词,诗之余,乃花间深闺之作,是名小词。词在北宋实际上也不算正统文学,小词登不了大雅之堂。柳永因为写词,一直都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历代儒家正统文人都认为:靡靡之音,乃亡国之音。

《礼记·乐记》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学艺术是时代的象征。《春秋·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是谓三不朽。这是儒家正统文人终生追求的目标。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曹丕在《典论·文论》中,巧妙地把“立言”引入到文学里来了,更赋于了文学的神圣使命。是故,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嘲笑豪放词人苏东坡的词,说苏轼词没有词的韵味,愣把词写成诗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只是在民间。柳永词深受民间追捧,苏子不服问幕士何故?幕士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在上个世纪,特别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他的文笔无人能及,若在两宋,当不输苏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雪》仅次于苏辛最好的词,比如《念奴娇》,《破阵子》等。从艺术上说,这首词有堆砌辞藻的味道,内在律动小了一点。但主席的《贺新郎读史》是完美的,几乎是华夏最好的词了。

读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你有什么感触?

读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你有什么感想?

(原创)辛弃疾《这首词出自《稼轩词编年笺注》第二卷,《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共有三首,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词是稼轩对自己半生恰如其份总结的写照。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概扩。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是懵懵懂懂,无论生活如何艰辛,思想都是单纯、天真的。就连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沒条件上学读书,都不知道优愁是什么。这正如诗人所作少年不认愁滋味。这位伟大的词人是如此,更何况我们常人呢!

辛弃疾由于祖父当时不得已在金人统治下做事,不存在吃不饱、穿不暖这些一般穷人所过的日子。少年时的辛弃疾更没有尝试过愁“是怎么个滋味。为了创作出新的诗词,于是,做出一幅忧愁的样子,硬说是心中烦愁,把这种愁写入词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辛弃疾的祖父经常带着他登高远望,指点江山,在他幼小的心中便产生了一种对金人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的愤恨。

于是作者十六岁便在金人面前舞剑,将金人吓得魂飞魄散。二十一岁便壮岁旗旂拥万夫”立下了赫赫之功。

可是,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而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只能将一腔热血富于自己的创作中。

这首词的主题是一个愁”字,少年时的愁是强作的愁,成人后的愁却是刻骨铭心的愁。但是这种愁”欲说还休。

对于常人来说,也与诗人一样,成人后的愁,也是欲说还休“。

成人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上有年纪渐老的父母,下有待哺的儿女,房子、车子,儿女上学等一系列压力,不好向别人诉说,只有将几座大山压在自己肩上。这就是一般常人的愁。

辛老先生写这首词己经离我们上千年了,但是这首词是人生的一个总结。既有作者所处年代的历史性忧愁,也有任何时候普通人也都存在的忧愁,的确是对人生的全面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词的感触,不知网友们有何感触,不防一起来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果真正想要读懂这首词,就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时所著,那时候他常常闲游在博山之中,一路上放眼四周风景优美层林尽染,而词人却身在景中不识景,面对美景无心赏玩。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无心赏玩呢?原来当时眼看国家即将不国,眼看国事日非,自己又不能为国出征等,想到这些万千愁绪涌上心头无法释放,便在博山道中的一处石壁上题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一千古流传的词来排遣愁绪。

这首词突出了一个“愁”字,以“愁”为主线贯穿全文,感情直率又不失委婉。上阙和下阙之间的过度情节曲折,娓娓动人。这首词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作者在词中写道:人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滋味,总喜欢登高望远。喜欢登高望远,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来。想说却说不出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辛弃疾接连用三个“愁”字,看上去是表达自己的愁闷的心情,实际上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愁。词人力主抗击金军,恢复中原,而当时的朝廷被投降派把持,他的一腔热血无处安放,在朝廷无论怎么力争抗金也没有用,他的抗金主张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最后被劾闲居有苦无处诉。一句“天凉好个秋”写出了词人的愁到了极点的心情,“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为愁。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助秋天天气来说出自己的愁绪。语言含蓄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古词今读,虽然少了些忧国忧民的情绪在里面。但是在实际生活在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愁绪,在学习、工作、婚姻等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人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愁”的成长过程。年少时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全然不知什么是愁。等长大尝尽愁滋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就在这首古词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