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按顺序还是前因后果理解呢?

2022年08月11日 17:03:026

诗无达沽,见仁见智。对诗的感受、诠释,无统一、通用的规定。不同层次、不同圈子的人,有不同的的审美视角。

谢谢邀请 !

李商隐:晚唐诗人,曾为官,因官场失意不得志,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后辞官,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志向。

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分几个层次来梳理,可使问题更清晰明白。

《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高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在唐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可俯瞰长安城全貌。

自己在多年后再读李商隐的这首诗觉得,从诗人生活的唐朝至今已一千多年了,当时的词意、语法甚至读音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多变化。与我们今天的简化字在词意、字意上有的可能产生了相反的意思和解释。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按我們现在的词义来看来理解,估计大多数人是这样理解的;虽然夕阳无限美好,但已接近黄昏了,这样美好的景色就要消逝了。我們知道,“只是”的含义是仅仅是和不过的意思,从仅仅到不过这中间略有微小的转折,显然,后人把 “只是” 当作转折词 “但是” 去理解了,或是把诗中的“只是” 等同于我們现代的词语 “只是” 了。也就是以现代语义来解释古代的词语。就是这微小的转折造成了很多现代人对这两句诗的误解。个人觉得,在晚唐时期 “只是”也可能会写作 “祗是” , 只是也许是 “就是”、“正是”的意思。“只”除了作为副词表示限定某个范围和做转折词,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按照这样的思路梳理,就可以这样理解整首诗了; 因为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所以驱车到乐游原上看夕阳,夕阳这么美好,正是因为在黄昏这个时候。我认为,在我们现代人习读或鉴赏古诗的时候,要穿越时间的长河,尽可能地结合当时的语境、语法和词意,这样能更准确明白理解诗人在写作时要表达的真正意境、抒发的真实情感。

下面我们再共同梳理一下诗人李商隐。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大厦将倾的晚唐时期,怀有一腔家国官场、沉沦失意感,这也是诗人 “意不适”的原因所在。但是,当诗人在登上乐游原后看到的景色,因时间是在傍晚前,才有斜阳西照,落霞满天这么美好的景色。夕阳下映衬出的是诗人为民忧国的报负和理想志向,我以为,此时诗人的人生观是积极向上的。 “只是” 两个字是这首诗的关键词,通过只是近黄昏的描写,道出了诗人对美好晚霞的赞美、赞叹 !

有时候,我們理解体会古诗词时,也可以换一种时间思维,按前因后果去梳理、解读,或许会有另一种更完美的诗意,李商隐一生中大多诗词属唯美之作。

含有黄昏的古诗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色,但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而发出这句意味深长的慨叹,这两句在凄美中充满了对人生命途的思考。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这是诗圣杜甫对王昭君一生命运的总结与叹息,昭君出塞为汉朝和匈奴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出塞和亲不是她的本意,更不是她的初衷,但这是她的选择,在她死后,也许只有凄美的黄昏世世代代守护着这位美人。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王昌龄《从军行》

有着“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的王昌龄,边塞诗中的景物描写总是显得大气磅礴,在黄昏时分,迎着海风,独自登上百尺高楼,这在凄婉中还有一丝壮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这是吟咏梅花的千古绝唱,黄昏之中一阵阵梅花的幽香袭来,这是么沁人心脾的美好感受。也许只有明月若隐若现的黄昏时分,才是赏梅的最佳时机。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刘方平《春怨》

宫人住着金屋,可见曾经深受君王宠幸,如今君王不再眷顾,因此终日以泪洗面。宫人的人生际遇如同黄昏时的落日,君王的宠信早已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