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请问古代文人才子能提起诗画双绝的都有谁?

2022年08月02日 09:01:5410

谢邀,

能算诗画双绝的文人,名人有唐朝的王维,宋朝的苏轼(大才,全才),诗画各缓朱克柔。明代的唐伯虎,能臣周用(诗画双绝)。

书画双绝的人壬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王维的画不能称为绝,因唐朝画圣是吴道子。.宋代书画大家有之,称绝少,宣和画谱的逸妙能都不是诗话双绝。

真正能称其双绝者,除徐渭莫属,徐渭开创了花卉大写意,他的诗文更是称奇,献白鹿一文受到皇帝高评。他的画连大师齐白石都恨不为磨墨理纸,甚至愿作青藤门下走狗,可见徐谓的画对齐老如何震撼,请看他的墨葡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就可见一斑。

苏轼的文学地位有多高?

苏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个突出的人物,他是个全面发展的人物,是个通才、全才,诗、词、文、书、画皆是大家,而且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散文成就很突出,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姣姣者。他也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首先,苏文“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率真之美。其文多用虚拟之笔,自由地纵情挥洒,行文畅达,确有行云流水之妙;句式多变,以散句为主,杂以骈偶,排比,骈散相间,错落有致,气势奔腾,雄奇壮阔。

其次,苏文喜用比喻,多形象思维。他不仅能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还在议论中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妙趣横生。即使是在描写难于言传的情绪、感情时,他也常采用以物喻人或以人喻物的手法,使抽象的状态或感情具体化、形象化,故其文生动活泼,姿态横生。

再次,苏文富于想象,以感情和才气为文,有明显的诗化倾向。苏文极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翻空出奇的手法,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奇思妙想,笔墨酣畅,让读者处处感受到一种真情充溢的诗情画意。

  苏文的总体艺术风貌,确如他自己所云:“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既“文理自然”,又“姿态横生”;既能“求物之理”,又可“达物之妙”。其文代表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

苏轼继庄子之风,学识更加丰富,笔力更加挥洒自如.表现在:(1)汪洋姿势,豪迈奔放.(2)想像丰富,姿态横生.(3)自然流畅,行云流水.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苏轼的前后它标志着宋代文赋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当历代所传涌,今天读起来也仍然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是诗和散文高度的融合,充溢着诗情画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的诗缘情而绮靡,赋物体而浏亮的手法,把诗,赋,文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情,景,韵交织在一起.创造出美妙的境界,这篇赋作者也把笔力着重在说理上.但,这是在优美的境界中说理.以水,月,清风作誓,富于形象性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对偶和韵语使谈玄说理也清爽地融于诗情画意之中.并且以理胜情,展示了胸襟,深化了主题.

苏轼,天下第一文人,没有出其右者。不信:诗、词、歌、赋、对联、谜语、书法,判词、都是上乘,谁能这样全?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五岳之首”?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所以被称为“五岳之首”。

司马迁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里的“泰山”便指位于现在山东泰安市的泰山。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

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方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因此,泰山被称之为五岳之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