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苏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
宋代:张炎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珍惜往日时光的古诗词?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宋代)《浣溪沙》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佚名(两汉)《长恨歌》
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唐代)《劝学诗》
译文: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宋代)《赠刘景文 / 冬景》
译文: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钱福(明代)《明日歌》
译文: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唐代)《乐游原 / 登乐游原》
译文: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宋代)《劝学诗 / 偶成》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佚名(唐代)《金缕衣》
译文: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宋代)《春宵》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10、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魏晋)《杂诗》
译文: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黎锦熙为何绘制《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1926年,美国举行开国150周年纪念,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除了瓷器、刺绣等传统工艺品,还选送了一张特殊的展品——《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这张中英文对照的大图展示了中国四千年来的文脉,不仅荣获甲等大奖,还让外国人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惊叹不已。距《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展出64年后,也就是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赴美开会时再一次展示了这张大图,各国学者们也再一次被深深震撼。
为何一张图会有如此的魅力?细说起来,这张图可是大有来头。
汉语言文学的巨流河
1926年,黎锦熙先生绘制《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赵元任、钱玄同、刘半农参与审订。同年此图由文化学社出版,1929年修订再版。
这张图的横轴是时间轴,时间跨度约为四千年。纵向则分为上下两部分,一条黑线把中间这条绿色的“河流”一分为二,上部分为“文字与语言”,下部分为“文学与文体”。
文字与语言
绿色的潮流图中“文字与语言”这条线,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周代以前是一条线,表明语言和文字是相合的,黎锦熙认为“古文字多象物,一字或依据语言而可读成两音,自成单音制而后,语言与文字渐分歧”。周以后,二者逐渐分离,文字经历了以下的变化:
图画文——殷契文——大篆——列国异文——小篆(正写)——————楷书(隶变,正写)
隶书(便体)——草书(便体)
公元4世纪有了楷书,此后汉字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只出现了行书和减笔字。
在绿色潮流图的形象描述之外,作者还在上方列举出具体“日”“月”“虎”“禾”“目”的字形,形象地说明文字演变的过程。
通过这种思维导图式的梳理和举例,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清晰明了。
“语言”(Spoken language)这条脉络直到东汉末年才发生变化。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因为对佛经的译介,梵语也影响到汉语言的发展。在其影响之下,反切法、四声、韵书都开始出现。唐宋时,佛教文化兴盛,梵语影响的这条涓涓细流也发展成一条大河,一位名叫守温的僧人从梵文字母得到启发,发明了三十六字母。
接下来,等韵学建立,有了韵摄的概念。元明时,基督教传入中国,大量的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为了学习汉语,自己去创制了汉语读音记录系统,利玛窦、金尼阁都发明了一套注音罗马字。
文学与文体
下部分“文学与文体”这条线,从一开始就是分开的两条,因为黎锦熙先生认为“荒古口头歌唱之文学,尚未能笔之于书,书惟纪事”。绿色较粗的主线代表荒古口头歌唱文学。到商代,一条淡而细的线慢慢发展,形成“商书、商颂——古史记叙散文——诸子著述文——古体散文——古文——八股文”的脉络,表示了纪事文学的发展演变。
而以“诗”为界,主线分成两条,一条是距离口语较远的贵族文学,一条是和口语相近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后来大体有了“歌谣——乐府——五言诗——俗文——词——语录——平话——北曲——南曲——昆曲——京剧”发展路线。而贵族文学的发展脉络大体为“楚词——赋——骈体文——律诗、律赋、七绝五绝——古诗——四六文——骈散合一的桐城派”。
不同文体之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脉络线的分离、汇合来表示。比如,楚辞属于贵族文学,但它又吸取了楚地民间歌谣,汇合了贵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传统。
文体盛衰也在图中一目了然,根据文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或是被描绘成较为宽阔的河面,或是被描绘成不绝如缕的细流。比如曲这个文体,从宋朝开始产生发展,经历北曲——南曲——昆曲的兴盛期之后,在清代渐衰,京剧取而代之。
中华四千年文化的极简指南
除了中心的绿色潮流图和图表,图中还有繁密的蓝色小字,这是1929年再版时黎锦熙先生补充修订的内容。
“文字与语言”部分添加的是一些小学(即研究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学问)经典著作,作为对绿色潮流图的细致注解。据学者统计,上部分所列的小学著作共22类、167种、作者144名。这么多的内容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用不同的符号进行了区分,形成了不同的系统。
小学典籍的类名,用“【】”标识,参考书的类名用波浪线圈起来标识。比如下图中“字典”这个类名用括号括起来,并列出具体著作——许慎《说文解字》,而且作者极精简地介绍了这部书:“540部,9431+重1279=10710字”——《说文解字》共分540部,加上重复收录的1279字,共收录10710字。下面用波浪线圈出“参考”二字,并列出参考书——“清毕沅《疏证》等,江声《续释名》等。”不同书籍之间的关系用虚线“…………”描绘出其传承脉络。
“文学与文体”部分的蓝字列出了173种文学要籍,319名作者,56个体裁、流派名。从上古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到当时受到西方文学影响而新兴的新诗、话剧,这些具体的著作一一排列开来,形成了一幅文学史的信息长河。
有了蓝字的具体引导,无论是想研究汉字流变,还是了解一下古代的名篇巨著,只要打开这张图,沿着时间轴和区块划分的交叉,就可以找到相关信息。比如顺着横轴找到魏晋南北朝,沿着竖向的红线,一直往下就可以看到【范晔-后汉书】【裴松之-三国志注】【刘义庆-世说新语】等近30个南北朝名家名作信息。
通过这张图,四千年文化经典一目了然,可谓是一张了解中华文化的极简指南。这也是黎锦熙先生绘图的一大初衷:“意在使初学者得此,可以执简驭繁,随时稽检;而上下四千年间国学要籍,诗圣文豪,雁行鱼贯,尽列目前,求学门径,自然不乱。”
黎锦熙与国语运动
黎锦熙在1929年的出版说明中说:
“但我的主旨,还在图中二十世纪一栏,轩然巨波,冲破文言之界(所注旁行斜上的作家都是在这新的潮流中的),汇成大泽;将来疏导,必成最后的六道安流。”
他绘制这张图不仅仅是为了梳理中国文化脉络,更是立足于历史现状,用世界眼光回看中国文化,为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在中华文化的低谷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反思、质疑传统文化,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教育,而普及教育需要有容易学习的语言文字。他们看到日本通过维新运动推行以东京话为基础的国语后,国民教育程度显著提升,国力增强,这种改革的愿望更为迫切。后来,他们发起了以“言文一致”“国语统一”为口号的国语运动。主张用白话代替文言,成为书面语;制定推行统一的国语,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顺利沟通和团结发展。
国语运动发起后,与胡适发起的白话文运动合流,有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1918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920年教育部废除小学“读经”,并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了言文一致。
但是这一改革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抨击白话文学作品虽有“文学”,却无“文法”。于是黎锦熙首创讲授“国文文法”,并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提示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1925年,教育部再次让小学读《孝经》。黎锦熙不仅公开上书教育部长,更以惊人的气魄发动东南半壁(浙、皖、苏三省)的“焚烧小学文言文教科书运动”。
正因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黎锦熙在绘制这张图的时候,尤其注重与口语相近的民间文学的发展。在描述“文学与文体”的时候,从《诗经》开始,就把主线分为“贵族文学”和“民间文学”两条分支,详细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间文学对贵族文学的滋养。
与白话文迅速取代文言文相比,“国语统一”的过程则更加漫长。
清末开始,就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发起“切音字”运动,致力于推进汉语拼音化改革。在此基础上,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制定并发布注音字母,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黎锦熙大力推行。这套系统在大陆使用了40年,直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这套注音字母才退出历史舞台。而中国台湾则沿用这套方案,一直到现在。
后来,黎锦熙等人又拟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国语罗马字新方案,这套方案虽未被推行,但成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
由此反观《潮流图》,就可以明白黎锦熙描绘外来语影响的良苦用心:梵语潮流影响了反切、三十六字母、四声的产生,而西洋语潮流则送来了罗马字母和现代语音学。20世纪,两派合流,深入影响了当时的注音符号和国语罗马字,这两个成果使得中国的语言文字重归统一。
百年前的“国语运动”已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现在每天说的话、写的字,这些如同空气般存在的事物,都和他们当年的努力抗争、改革息息相关。当时的人们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站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暴风眼中,积极地整理、反省、批判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明,从而实现中华文化更具生命力的发展。
今天,我们像百年前的先辈一样,又一次站在文化交汇的大潮之中。我们需要更具开放的心胸,也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反思,只是,这一次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