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倚重诗歌创作,把诗作为正统.
2以抒情为道统,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便在这个这个大道统中定形.
3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意象的创设.
4文化因素显得特别突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载心.
5以人文世界为核心展开,借诗言志,借赋言情.
意境理论对当代文艺创作有何意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 宁静旷远的意境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传说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强调以有限笔墨表现无限意蕴的意境理论,是华夏民族的诗心、文心所在,是对世界文学及诗学的伟大贡献。对于意境理论的现代阐发并使其完成现代转型,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京派”文论家和“京派”作家们参照西方理论以观照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使意境观念的丰富内涵得到了现代阐发,这是一种对古典美的再发现与再创造。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融贯中西、倡明新知,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意境的诗学追求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史与知识分子精神史来说,具有独特而潜在的意义。如果现代中国文学失去这一类型的艺术创造,那么,不仅将失去丰富而隽永的美感与诗学品味,也将失去一块充满精神价值的审美的、诗意的心灵栖居地。蕴含东方禅趣的意境理论并没有随着中国古代史的终结而终结,而是一直存活到了现在,并且保持着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象征性。现代派作品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②荒诞性。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以战后的计算机工业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把社会结构改组成一个庞大精密的机器,人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对世界和人的统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残酷无情,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科学对人的压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分裂,而“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当代人由于科学的异化而产生对世界和人的荒诞体验。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
③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意识流技巧的目的是要深入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那种纷乱飘忽的思绪和感触,这种思绪和感触还没有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常常显得松散零乱,缺乏条理,不合逻辑。
④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他们感到世界的意识只是部分的、暂时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总会有争议,这样的社会已不适宜于明确的定义,因而该时期文学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合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个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