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西方现代诗歌有的读不太清楚,是翻译问题,还是其它问题?

2022年06月26日 11:41:456编辑

谢邀!

因为不懂外语,所以没有读过西方诗歌原作。只读过一些译作。

经常读到一些云里雾里的作品,大伤脑筋,大倒胃口。

为什么会读不懂?

一、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关,故而不懂。

二、东西方审美观念不同,不适应。

三、译者故弄玄虚,颠颠倒倒,糊弄读者。

四、译者自己水平不高,直译,没有根据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翻译,故而不懂。

……以上都是个人臆测,不带考证的。

谢邀。我认为,诗歌的翻译要想达到原作者的精妙表述是非常难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语言结构和特点,而诗歌又是最具精妙的语言,要想翻译出原文的韵味,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但至少翻译出的诗歌应该让读者能读懂,这是最基本的。但为什么有些翻译的作品让人读不明白呢?我觉得,这大概与翻译者的语言修养、知识结构和本身具备的诗人气质有关!能掌握几门外语,并非就是一个好的译者!你想,所翻译诗歌,大多作品是国外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果译者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怎么能够准确的领悟这些诗人的作品呢?让一个没有古典文学修养,只认识几个字的人把《楚辞》翻译成白话文,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不说我们也能想到!你觉得那些译者真能够驾驭他国语言,像欣赏咀嚼母语那样体会国外诗歌的绝妙之处吗?当然有,但非常之少!我认为,一个译者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和体会,没有将其语言渗入到血液中,根本无法体会其作品的精妙!另外,译者自身具备的知识,也是关系到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原诗作者在当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查阅研究大量的资料,去了解掌握作者曾经生活的环境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复杂关联,应该说,翻译者一定是这位诗人“研究者”,而非泛泛而知者;最后,翻译者的文学气质、感知能力,也是让译出的诗歌能否达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很多翻译诗歌的人究其根本是一些不具备诗人基本气质,对诗的结构不甚理解,怎能译出好的诗歌呢?更无法理解诗人的情怀。所以造成很多诗歌翻译让人看不明白。

中国文学包括诗歌多是叙述审美,意象、事件为主;西方是意识流审美,卡夫卡式,谁强?

中国文学,所有各种体裁的文学。是以叙事为主,兼议论述情。尤其诗词更注重托物言志,意境雅致,富有哲理和诗情画意。其中好多名世的诗词篇章里,都含有会意的意识流在里面,李商隐晦涩难懂的诗篇中,就有许多人意识流的东西深藏其中。所以说,意识流并非是西方国家诗人艺术家的专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早就有之。记得九十年代西方有个诗人庞德一首诗作《恶之花》,描写的是地铁站里,如潮的乘客上下火车的情景。灰暗的枝桠上,开出许多明暗的脸面之花,湿漉漉的面形之花朵。(大意)。这应该是西方凸出的意识流的代表之作。翻开中国的古诗词,细细品味,就有很多的这种成份在里面。说不好听,意识流,也叫意识形态,也许从中国古文化流传出去的。或者说,但凡诗文(无任中外)潜意识里都具备的思维形象。即以说到中国古诗词,现(当代诗歌)代诗词,也都有意识流的影子在里面。中国诗词(古代现代)里面在注重意境优美的同时,也流淌着浅显的意识流的倩影,完美优雅的意识流。国外诗歌忽略意境(诗情画意)不说,光把意识流捧为圭臬。诗歌的艺术优劣可见一斑。中国诗词(尤其李商隐诗)即注重意境,又镶入亮丽的意识流的成份。诗显得含蓄生动,回味无穷。而国外诗歌显得晦涩,艰深,意境(意象)破碎支离,难于悟察。意识流大概是诗人(中外诗人)都具备的思维形象吧!其实,对意识流(意识形态)不是很艰深。照我理解,相当于诗歌创作手法中的隐喻、远指、形态意象闪现的瞬间的灵感火花,是灵感改造和升华。中国现(当)代一些诗作者被误导,误入岐途。对于诗歌来说,有意识流并不是坏事,但也不能拼弃意境,把本该形象生动优美诗句搞得支离破碎,搞得艰深隐晦,并成为“诗无达估的佐证。这是偏见偏颇的。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追溯也有六七千年的文化史、文明史、耕作史、长达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形成了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载体、文化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朝代的历史兴衰和更替、文化的厚重积累了农耕文化及后来演义的多元文化。西方国家文化从野蛮文化到掠夺为背景的发展文化、浸淫着西方古国的文化差异、单一、没有深沉感、性情直白、相反中国文化以他的厚重凝练、古风质朴、性情婉约、奔腾豪放而闻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