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呵呵,如果按照北京语言大学的课程设置来说,汉语言文学果然是侧重文学,而对外汉语则有语言学,像语法、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东西;另外就是应对从没学过汉语课堂语言问题的英语了。前期英语的比重很大,到后期则是语言理论比较多。另外也会修一点文学,加深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对外汉语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师,就是教外国人汉语。汉语言文学就多了,文秘啦、记者啦、各种会应用汉语的人
现代文学有什么特点呢?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
外国:外国文学就象外国的人性格一样,是属于外放型的,而中国的人性格内敛所以文学也是含蓄的。就象外国的十字架,而中国是太极图。他们期求的是去征服自然,以人为本,以己为本,而中国是要去让自然和人合二为一、天人合一。外国文学还比较系统,有他的一整套体系,而在中国很少。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表现在哪些社团流派中?
二十年代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现代主义开始成为一股独立的潮流。但早期象征派诗歌由于意象艰涩含混,语言晦涩拗口,未产生较大影响。三十年代现代诗派出现,才使现代主义的创作盛极一时。现代派是新月派和象征派的合流,以象征主义为主要倾向,在艺术表现上,现代派诗人追求朦胧美、繁复的意象和陌生化。他们把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和法国象征派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结合在一起,为中国新诗意象化作出了贡献,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衰败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一股潜在的地下暗流,在现实主义主流的航道下面暗暗存在而且缓缓流动。四十年代,出现了九叶诗派,表明这股暗流又现出地面,但时间非常短暂。
小说方面,三十年代出现了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主义小说流派。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他们的小说,往往以快速的节奏,表现现代半殖民大都市畸形、病态的生活和人物,十分注重以直觉、主观感受捕捉对都市生活的新奇感觉和印象,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写人物的潜意识、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后起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创作,明显地受到了新感觉派及其作家穆时英、施蛰存的影响,但又极大地超越了新感觉派的小说。她以丰富深刻的都市生活体验与积累、细腻真切的写实手法、圆熟的民族形式同现代主义的心理分析完美融合的一系列优秀小说,如《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等,都成就了现代小说史上第一流的心理分析小说,在运用民族形式表现现代主义的思想内容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戏剧方面,现代主义始终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只在作家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曹禺的《原野》,其中就有现代主义的因素,作品大量地运用幻觉、幻象和象征手法,强化了怪异与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