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真的美学性质
《鸟树》中扬扬和冬冬看到小鸟不动了,觉得小鸟是饿了,掏出碎饼干、去捉蚂蚁,对小鸟说“快吃,快吃,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表现了他们天真的真诚美。关于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比如,看到小鸟一动不动,觉得是它是想小鸟妈妈了。
2、稚拙的美学性质
《鸟树》中冬冬和扬扬把小鸟埋了后,扬扬告诉小朋友:“树长大了,会开出很多很多鸟花,鸟花又会结成很多很多鸟果,鸟果熟了,裂开来就跳出了很多很多小鸟”,表现的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
3、质朴的美学性质
《鸟树》描述文字都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修辞华丽,文中基本是冬冬扬扬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扬扬摇摇头说:‘它们不是小鸟的妈妈’,“冬冬说:‘小鸟是自己出来玩的’”,文字描述都是平常所说,是简单文字的组合,是朴素的语言。
扩展资料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内涵介绍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就在于成人与儿童在这一特殊的文学领域里,达到生命韵律的碰撞、契合、共振、交流。儿童因有成年人的接续与延伸而有了人生的一份厚度和凝重;成人因有童年的梦忆与重演而有了人生的一份悠远和清纯;儿童在这里嬉戏探险;成年人到这里休憩寻根。
"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美学在中国近现代历次启蒙运动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